当前版:05版
公卫医疗齐推进 防治结合保健康
——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中心卫生院工作发展纪实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卫生院领导服务车开进天柱山村卫生室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
    ▲卫生院赴洞桥村2组开展签约式服务。
    ◀责任医生团队赴天柱山村卫生室开展义诊和计划免疫指导。
    ◀责任医生团队到响水沟村开展免费体检。
    邓向红 文/图
    汉滨区瀛湖镇中心卫生院地处安康城区西南17公里,卫生院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开设床位25张。现有在职职工28人,全科医师5名,组建公共卫生责任医师团队5个,基本可以满足当地群众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卫生院服务范围辖9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服务群众约1.9万余人,地处山区丘陵地带,山大沟深,交通不便。
    新医改实施以来,该院以新医改为契机,创新工作机制,以群众健康为出发点,组建责任医生团队、建立农村卫生流动服务车,坚持预防与治疗并重,努力提高当地群众的健康水平。据统计,该院近几年年门诊人次3.8万人,住院人次1千余人。
    规范化创建为契机 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该院于2009年率先在全区成功创建规范化乡镇卫生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突出以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先后培养全科医师5名,主治医师3人,鼓励职工参加学历教育,使全院人员职称、学历和专业结构较为合理。先后投入100余万元进行基础设施改造和投入200余万元进行设备更新配置,目前拥有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20余台件。成立有“医疗、护理、感控、质控、药事"五大工作领导小组(委员会),确保临床医疗的规范运行,方便了群众就医。
    把创造温馨舒适就医环境放在工作首位。持续对基础设施进行了维修改造,先后投入20万元对院内进行了美化亮化,改善职工食堂等,加大环境治理,改善工作人员的办公条件和病房条件,统一了卫生院的形象标识。结合双创要求,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狠抓卫生死角整治,坚持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分类储存,统一交医废处置中心集中处置。建立了医疗污水处理站,医疗污水达到无害化处理达标后排放。
    立足实际、努力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从优化诊疗服务入手,努力减少群众就医环节和减轻群众就医负担。该院采取取消门诊挂号环节而直接就诊,住院采取先住院后结算的办法,实行划价、交费、结算报销一站式服务,交费结算时只需患者交纳个人负担的费用即可离院,减少了患者在院内来回奔波办理报销,极大的方便了患者。
    积极探索新农合支付制度改革、努力控制医疗费用增长,连续4年卫生院门诊、住院次均费用一直呈下降趋势,患者门诊和住院个人自付费用逐步减少,2015年患者在卫生院门诊就医平均个人自付14元,住院平均个人自付150元,有效减轻了群众的就医负担。
    自新医改实施以后,卫生院结合创建规范化卫生院标准制定了卫生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将评价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依据评价结果兑现绩效工资。经过努力,使全院的处方质量、病历质量、各类登记质量明显提升。其中处方合格率由过去的82%提高到98%、甲级病历率提高到98%、抗生素使用率由去年上半年的52%下降到20%、门诊登记合格率由65%提高到97%,护理文书合格率由52%提高到95%。感染控制合格率由过去的70%达到现在的98%,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率达到100%。各项操作均达到规范化要求,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根据新医改有关要求,以规范化卫生院建设为契机,制定了镇、村两级的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落实目标责任考核。严格按要求建设规范化村级卫生室,坚持建设一个、规范一个、达标一个,对达不到规范建设要求的一律不兑付建设资金和公共卫生经费,半年内整改不到位的将取消新农合定点资格,通过努力,全镇已建成规范化卫生室9所,全部达到五室分设、表册记录规范、形象标识一致、环境卫生整洁、群众就医放心的规范化建设标准。全面落实村卫生室的绩效考核与责任医师团队考核挂钩,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新农合管理、药品三统一等汇集一起进行考核,每季度进行一次,根据考核结果兑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及三统一补助和责任医师团队报酬。
    健全服务管理机制 义诊服务有效开展
    该院积极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建设,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配备6名高学历、高职称的专职工作人员,确保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自2011年起,卫生院先后投入50余万元逐步建立了规范的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为各科室配备了专用的电脑、电视、空调等必要的办公设施和电子血压计、电子儿童体检床、电子身高体重秤、人体成分自动分析仪、骨密度检测仪、血糖仪、专用出诊箱、专用孕产妇、儿童体检访视包等设施设备,还配置了下村义诊专用服务车,确保了基本公共卫生和义诊服务的有效开展,大大的方便了辖区群众。
    针对村卫生室服务能力不强的实际状况,卫生院通过不断优化成立了五个责任医师团队,每个团队确保有一名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临床医生、一名经过卫计委培训合格的全科医师、一名取得执业资格的护士和一名专职公共卫生工作人员,使每个团队都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同时在每个卫生室公示医师团队的人员组成、联系方式、服务内容等,并发放团队便民联系卡。每个团队至少每个月下村开展一次综合性服务,平时根据所管理对象和卫生室需求,结合卫生节日等活动采取进村入户开展专题宣传、咨询、健康指导等服务,按时参加辖区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的活动,为患者答疑解惑、进行治疗指导。开展分级诊疗,群众有健康需求时不光可以向村医求助,同时可以直接与医师团队工作人员进行联系,确保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或指导,大大的方便了群众。
    该院还针对辖区不同的慢性病患病人群,各村组分别成立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慢阻肺自我管理小组等组织,由村医定期组织相关慢性病患者进行座谈交流,使其相互借鉴各自的治疗和保健方法,提高自我管理意识、提高患者对医生和服药治疗的依从性,逐步提高血压、血糖的控制率。各医师团队要按时参加各小组的活动,为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帮助患者解答疑问,为患者进行诊疗。目前卫生院院已与汉滨区第一医院、汉滨区第三医院、汉滨区中医医院和安康市中医医院达成医联体协作协议,定期邀请市区医疗专家参加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和医师团队服务活动,更好的为辖区群众服务。
    此外,卫生院投入20余万元建立了村民自助健康小屋,并在各村卫生室全部设立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卫生院统一为各检测点配置了健康指标转盘、电子血压计、血糖仪、身高体重秤、软尺等设施,公示了各项指标正常值、危险值和患病值,村民进入健康小屋或村级自助监测点通过简单的检查方法,自行对比参考值就能初步判断健康状况,危险因素就能及早进行健康干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目前,该院已基本形成以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建立起从孕前、孕期到生产、儿童保健、预防接种、健康指导、疾病治疗、慢性病管理、老年人保健等一条龙式服务模式,形成了完整的健康服务链,基本达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预防在基层的医改目标。
    近年来,该院先后获得省级卫生单位,安康市文明单位、安康市园林式单位、安康市平安单位、安康市新农合工作先进单位、汉滨区文明单位、汉滨区平安单位、汉滨区园林式单位、汉滨区无烟单位、汉滨区新医改工作先进单位,瀛湖镇综合管理先进单位、瀛湖镇双创先进单位,连续6年获得汉滨区卫生系统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尽管已取得较好的成绩,赢得众多患者的交口称赞,但该院上下一致认识到,目前的医护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辖区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相信瀛湖镇中心卫生院的明天会越来越好。G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