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三农”,这个话题很重要
    本报记者 张晓强 张小娟 王思露
    在2016年全省“两会”期间,“三农”话题一直是与会代表、委员们讨论的重点。在昨天进行的分组讨论中,大伙儿围绕“农村环境”“农民增收”等话题展开热议,本报记者摘录其中一些观点,与广大读者一同分享。
    农村环保意识需加大普及
    对于“生态美”问题颇为关注的省人大代表、西安市第一医院超声科主任医师姚智,在发言中指出,想建立陕西的“生态美”,不仅仅应把视角聚焦在城市,还应该放在农村。
    “以前我们总认为‘白色污染’多出现在城市,可是我在走访农村时,发现许多农村道路的两旁几乎被白色塑料袋覆盖,很多地方的白色垃圾堆积如山。”姚智说。
    究其原因,姚智认为这和农村环保意识的普及较低、卫生习惯的不重视有很大关系。她认为想要实现陕西的“生态美”就必须加强整个社会的环保和卫生的宣传、教育力度,让更多的人明白怎样处理垃圾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留印象里农村的“青山绿水”。
    精准扶贫也要精神扶贫
    “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省政协委员、陕西天龙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祁志峰关注的是扶贫工作。
    祁志峰表示,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国家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但是,有些扶贫救助对象脱贫后再次返贫,主要原因是自身没后劲。值得重视的一点是,物质扶贫能解一时之困,精神扶贫才可长期见效。
    他建议:要从思想上对扶贫对象给予鼓励、引导,创造有利于脱贫的大环境,有条件的要提倡自主脱贫。政府应多举办创业培训、技能培训,实现职教扶贫。贫困群众通过学习技能,掌握一技之长,实现长久脱贫。
    农民增收重在提质增效
    省人大代表、汉阴县委书记周永鑫在谈到农民增收时表示,农民增收始终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大问题。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还在于工业化,而持续增收在于信息化。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农业更需要实现信息化,不仅要积极打造电商平台,还要组织线下活动,建立物流组织和检验检测等一系列线下服务体系,从而推动农产品销售,实现农民增收。
    省人大代表、紫阳县高桥镇裴坝村党支部书记李兴卫指出,农民增收作为农村扶贫工作中的一个方面,主要解决的就是经济问题。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主要是发展“公司+农户+基地”产业模式;另一个是劳务输出实现农民增收。下一步,裴坝村将在充分利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产业、组织劳务输出,努力让贫困群众都能尽快脱贫致富。(下转第七版)
   (上接第一版)
  统筹城乡建设 充分吸纳就业 
  省人大代表、太白县委书记田来锁表示,各级各地方政府要吃透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巧抓发展机遇,发挥本地优势,弥补经济发展的不足。太白县在这方面侧重发挥生态优势和农产品加工优势,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站在新的起点上,太白县将主要以县城建设为平台,统筹城乡建设,充分吸纳就业,加快旅游强县、和谐幸福宜居县的建设,以农业园区为引领,发展建设西北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同时加快扶贫攻坚以及基础设施投资。 
  城乡家庭一对一结对帮扶 
  省政协委员沙莎表示,城里人下乡攀亲戚,不仅可帮农户脱贫,还能回归乡土生活。 
  沙莎委员建议,有条件的城里人可以主动到农村去“攀穷亲戚”,进行家庭式一对一结对帮扶。一方面,有条件的城里人可以选择一户农村贫困家庭,作为长久的帮扶对象,利用节假日进行定期走访、帮扶,给予力所能及的财力和致富信息的援助支持。另一方面,城里人也可借此机会回归乡土,过体验式乡土生活,回归自然,亲近泥土,感受乡俗。此外,还可以结对帮扶为纽带,建立起较为稳固带有亲情性质的联系,在贫困户就医、子女就学、子女择业等事情上沟通指导。 
  要持续推进生态移民工程
省人大代、汉中市市长王建军说:“随着生态移民的不断实施,汉中现在已经有12万户,40万人享受到了移民搬迁的政策。‘十三五’期间,我们要把剩下的继续搞完。” 
  他说,对于生态移民问题,目前大家最关注的还是搬迁以后是否“稳得住”、“能致富”的问题。我们“十三五”时期的搬迁会更加注重靠产业园区、靠城镇、靠旅游景区和公路沿线实施的“四靠近”搬迁,让这些搬迁的农村人口能够融入新的产业圈子中去,这样他不管是打工、经营还是创业,都能够稳定地解决收入来源问题,稳得住才能致富。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持续发展重要途径 
  省人大代表、陕西海升公司副总经理、宝鸡海升经理王军会表示,农业现代化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农村繁荣,更没有农民的富裕。在现代农业的经营模式上,海升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职业农民”的合作形式,为合作社提供统一的苗木、建园、技术、农机和农资服务,为农民提供统一的物流、品牌和销售服务。在海升的千阳苹果加工示范园区,带动约100个合作社,培养了上万职业农民,不仅直接带动农民增收,同时政府和金融机构也分别获得财税收入和利息收入,企业最终也达到盈利目的。 
  加强农村电商监管以及园区建设 
  省政协委员、陕西齐峰果业董事长齐峰建议,省政府要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的管理以及园区的建设,从源头上对产品质量进行把控,同时加强物流、仓储建设管理,带动农村电子商务向上向好发展。 
  齐峰建议,政府要加大对电子商务销售产品的检验监督,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应该统一规划,打造西北农产品电商、仓储、物流三大中心,让陕西成为西北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集散地。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