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解读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我省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1月24日,陕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

    本报记者 张晓强
    1月24日,陕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陕西宾馆开幕。来自全省10个市和驻陕部队组成的11个代表团的省人大代表出席开幕大会。
    省长娄勤俭代表陕西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15年是陕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年初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经济下行压力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全省上下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来陕视察重要指示为动力,万众一心,埋头苦干,在追赶超越的征途上奋进,经济增速逐季回升。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
    陕西将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新增基本农田50万亩
    今年要坚决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新增基本农田50万亩,治沟造地8万亩,发展节水灌溉耕地80万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500万亩,总产超过1100万吨,从今年起就粮食安全对市县政府“一把手”实行年度考核。
    陕西今年将加快建设450所公办幼儿园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2016年将更加注重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加快450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全面完成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娄勤俭表示,今年将加快改变农村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每年新改扩建100所城区中小学,继续进行城市大学区制改革。优化整合高中和职业教育资源,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改革财政投入方式,支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全面推进健康陕西建设,启动全国综合医改试点,加快建立现代医院制度,积极组建医疗集团和医疗联合体,继续为基层培养全科医生和招收医学本科生,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娄勤俭在报告中指出,2016年陕西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切实落实失独家庭补助救助政策。
    陕西今年将新增城镇就业36万人落实大病保险制度
    今年陕西将新增城镇就业3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60万人,重点做好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以及“去产能”分流人员就业工作。
    娄勤俭指出,2016年陕西将完善被征地农民、个体从业人员和农民工等群体参保政策,逐步实现失业、工伤保险省级统筹。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落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城乡特困人员供养制度,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实现县城公益性公墓全覆盖,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机构,鼓励社会各界开展慈善活动和志愿服务。
    陕西今年将易地搬迁28万人确保130万人脱贫
    2016年陕西将按照与城镇、园区、中心村“三靠近”原则推进易地搬迁,今年将搬迁8万户、28万人。
    娄勤俭表示,2016年陕西将完善路、电、水、网等基础设施,培育壮大“一村一品”和县域经济,产业脱贫一批。增加转移支付数额,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生态补偿就地脱贫。对贫困家庭子女,从学前到小学、中学、大学直至就业“一条龙”帮扶,实现教育脱贫。实行农村低保与扶贫两线合一,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救助,实施社保兜底。从今年起,省财政扶贫资金年均增长不低于20%,年内确保130万人脱贫。
    陕西将打造关中城镇群实施棚户区改造28万户
    2016年将进一步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大西安为核心、宝鸡为副中心定位,促进西铜、西渭、西商一体化发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关中城镇群。支持延安、榆林、汉中、安康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引领陕北、陕南城镇群发展。
    娄勤俭表示,2016年要狠抓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设施建设,实施棚户区改造28万户,确保项目竣工前六个月编制完成配租配售方案、验收后三个月分配入住。
    陕西将加快公立医院综合改革2017年县域就诊率达90%
    将围绕健康陕西行动计划,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加快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完善分级诊疗制度,2017年县域就诊率达到90%,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76.7岁。
    陕西将全面实施13年免费教育新增就业220万人
    把共享作为本质要求,不断为三秦百姓创造新福祉。将新增就业220万人。普及学前3年教育,全面实施13年免费教育,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费,5所高校和50个学科进入全国一流行列。
    社会保障实现基本制度定型完备、法定人群全面覆盖、保障标准合理调整,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形成适应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
    陕西将争取建设黄河国家公园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45%
    将把绿色作为必要条件,让生态文明融入发展全过程。
    娄勤俭提到要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统筹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严格划定并执行各类生态红线,认真落实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督查和终身追责制度,持续铁腕治污降霾,实施城市疏解疏通增绿工程,大力开展绿色矿山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水源地保护,启动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积极争取建设秦岭、桥山和黄河国家公园,围绕“关中留水、陕南防水、陕北引水”系统规划建设全省水系,积极支持绿色清洁生产和消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4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5%,力争西安每年增加10个蓝天,关中农村环境实现根本性好转。
    陕西2020年生产总值或达3万亿元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根据省委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省政府编制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十三五”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在提高质量与效益基础上,经济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3万亿元、人均超过1万美元,城乡居民收入赶超全国平均水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个陕西”建设迈上更高水平。
    陕西新农合参合率达99.97%去年培养基层全科医生1520人
    2015年陕西省千方百计办好民生实事,全省人民的获得感不断提升。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娄勤俭说,2015年陕西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分级诊疗制度,组建各类医疗集团和联合体37个,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全面铺开,完善城镇居民大病保险体系,全省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97%,为基层招录医学本科生1803人、培养全科医生1520人。
    陕西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实现配备健身器材4.7万余件
    在文化事业方面,娄勤俭提到2015年陕西省以30个重大文化项目为统领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全面实现,采取购买公共服务形式开展各类演出3000余场次,配备全民健身器材4.7万余件,一批文化精品力作亮相央视或全国舞台。
    陕西新增839所公办幼儿园高考录取比例达到80.6%
    在教育方面,娄勤俭说,2015年陕西省加快实施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和城区中小学校建设,狠抓普通高中办学质量和中职教育规模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学前一年生均补助标准达到1300元,新增公办幼儿园839所,建成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29个,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4%,高考录取比例达到80.6%,家庭困难学生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都在积极解决中。
    陕西去年129万人实现脱贫移民搬迁经验全国推广
    在社会保障和救助方面,娄勤俭说,2015年陕西省扩面提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居全国12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府最高补助额达到200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月460元和年2500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财政补助分别高出国家标准20元,居民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水平分别达到人均2344元和户均1407元,乡村教师、精简下放人员等二十多个特殊群体的利益保障机制不断完善。保障性住房顺利实现三年23%的保障面,移民搬迁步入常态化轨道并在全国推广,年内又有45.1万户城镇居民迁入新居,129万人实现脱贫,其中搬迁21.9万人。
    2015陕西省民生支出3582亿元新增城镇就业44.37万人
    娄勤俭指出,虽然去年财政增收压力明显加大,但“两个80%”仍然得到全面落实,全省民生支出3582亿元,保障能力持续提高,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坚持就业优先与鼓励创业创新相结合,重点群体就业得到充分保障,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8.5%,新增城镇就业44.3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93.8万人。
    陕西97万农村居民成新市民解决25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2015年陕西省坚持“四化同步”统筹推进区域城乡协调互动,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
    一是按照“建设大西安、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思路,推动全省城镇化水平迈上新台阶。省市共建大西安工作持续推进,西安、宝鸡被命名为全国文明城市,西咸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统筹加强小城镇、美丽乡村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35个省级重点示范镇和31个文化旅游名镇完成投资145.7亿元,撤并行政村4830个,建成新型农村社区1002个,97万农村居民成为新市民,全省城镇化率提高1.35个百分点。
    二是坚持一市一策分类指导,各地竞相发展的局面进一步形成。继续推进计划单列市和省直管县试点,启动4个镇级市试点,依托工业集中区壮大县域经济,鼓励各地发挥优势错位发展。撤乡并镇207个,128个镇进入全国重点镇,3个镇列入全国建制镇试点,3个县撤县设区,陕南经济增速连年超过全省。
    三是全面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承载功能不断增强。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48.5万套,基本建成53.4万套,新增发放租赁补贴2.1万户,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沿黄河公路建设顺利推进,改造县城过境公路29条,新改造农村公路1万公里,解决了25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气化陕西”二期工程惠及群众1500万,横贯关中、连接陕北的750千伏电力骨干网架全面建成。全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2015年陕西省GDP增长8%粮食生产“十二连丰”
    2015年,陕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8171.86亿元,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2059.87亿元,增长12.1%,城乡居民收入达到26420元和8689元,分别增长8.4%和9.5%,基本完成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娄勤俭说,针对下行压力2015年陕西省精准施策,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一是适时出台多项措施支持企业稳产促销,在开局不利情况下,规上工业增速逐步回升,全年增长7%,在能源大省中实属不易。二是力促投资稳定增长,积极争取国家对水利、交通等重大项目的支持,开展央企进陕、民企进陕、京企进陕活动,与各大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去年争取中央资金2096亿元,发行政府债券1260亿元、企业债券64亿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万亿元,增长8%。三是多措并举释放消费需求,网上消费等消费热点已成为广大消费者的重要选择,各大电商纷纷与我省进行战略合作,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1%,物价指数上涨1%。四是依托园区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园区增加到2350个,粮食生产“十二连丰”,苹果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农业规模经营和效益加快提升。经济的稳定增长,既保证了就业和群众增收,又拓展了调结构的空间。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