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05版
美在版面
——陕西农村报2015年版面创新回望
    3月30日第四版

    3月9日第五版
    11月20日第一版
    1月26日第八版
    12月30日第六版
    5月18日第一版
    5月1日第六版
    1月5日第六版
    6月29日第二版
    3月23日第四版
    2月13日第六版
    2月6日第四版
    2月4日第五版
    12月30日第七版
    9月25日第八版
    3月18日第八版
    6月22日第八版
    2月9日第二版
    八版《人生百味》
    八版《黄河浪花》
    5月25日第一版
    1月26日第六版
    2月16日第A5版
    4月20日第五版
    3月6日第八版
    9月30日第一版
    2月16日第一版
    本报记者 张国政 陈强
    版面是什么?版面就是报纸的“脸”。读者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张“脸”。他一看你的“脸”就心旷神怡,还不先睹为快?他一看你的“脸”呆呆板板,死气沉沉,还有什么兴趣?
    我国的报业历史较短,因而对报纸这张“脸”不怎么讲究,不怎么重视。不活跃,不灵动,报人司空见惯,读者也习以为常。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随着广大读者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的提高,他们对报纸版面的匀称和比例、和谐和变化、鲜明与新颖、形式的适宜性与完整性、形式与内容的一致性等等,都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版面改革作为新闻改革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国报业发展的必然。而报业之间的竞争,也都把刷新版面作为一招高棋。你浓眉大眼,我眉目清秀,你端庄大方,我艳丽夺人。正是我们的版面编辑的不断创新,匠心独运,才有了今天这样一张张生动的报纸面孔,正是我们的版面编辑创造性地应用版面语言,才把更多更生动的面孔展现在读者面前。
    2015年,我们按照“创新是第一竞争力”的要求,举全报社之力,集众编辑之智,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数次改版。如今,“清新靓丽,大气舒展”的版式风格得到业界人士的认可,报纸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增强了,广大读者好评如潮。尤其在2015年农高会、西洽会等大型新闻报道活动中,陕西农村报精心策划版面,配合主题宣传,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八字方针定基调
    “清新靓丽、大气舒展”,这八个字体现了陕西农村报的版面风格。它凸显了农报人强烈的创新意识与个性化设计理念。唯此,农报优秀版面异彩纷呈,充满了新奇感。
    “清新靓丽、大气舒展”,这八个字规定了是陕西农村报版式设计的准则,它的深刻内涵,就是通过版面表达出气势美、动态美、突兀美、细节美、平衡美、静态美。
    气势美。所谓气势美,就是版面所表达出来的那种气势如虹的意境。陕农报越来越多的版面应用大标题、大图片来报道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给读者以极强的视觉冲击。这是打破常规的气势美,将文字压缩到相对较少的比例,将图片和标题成倍放大,使读者的直观感受在瞬间爆发,这是单纯文字作品或单纯图片作品所达不到的。请看2月16日第一版、9月30日第一版。
    动态美。在报摊、报亭观察,不难发现,读者阅读兴趣在发生变化,人们多喜欢那些立体感、动态感、节奏感强的版式风格。在改版中,我们“迎着读者的方向走”,应用立体化的标题,变化多端的线条和网花,以及可任意变形的板块结构,都使版面产生了动态感。请看3月6日第八版,左边长长的一串鞭炮让整个版面富有喜庆的氛围,版面下方的一组4张小图片,编排得惟妙惟肖,使版面产生了动态美。还有4月20日第五版,一条由若干图片组成的飘带活灵活现,有机地将两篇稿件区分开来,既美化了版面,又便于读者阅读。还有2月16日第A5版,粗细飘带的巧妙搭配,让版面活灵活现。
    突兀美。在版面美学中,突兀美更能体现美学价值。比如说,打破黄金分割比例的异型板块,局部凸显的强势底纹或线条,突然变异的粗黑标题等,因为它的突兀,所显现的新闻就更加抢眼。就整个版面而言,局部的突兀不会打乱总体的平衡,相反,还会增强版面布局的动态感和节奏感。如1月26日第六版,左上角一幅大图片从上至下,由宽变窄的深灰色底纹,形成了局部强势,突出了“班主任给没得过奖状的学生补发奖状”这条报道的新闻性。还有5月25日第一版,一张签约台的大幅照片,在下方丝绸之路线路示意图的烘托之下,体现了盛会喜空前的新闻性。
    细节美。细节美属于另外一个类型。它不是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使读者折服,而是通过局部线条变化,故意留白,或一组活灵灵的照片,展示多个视觉切入点,靠细枝末节传神达意,激发读者的联想或心灵的共鸣。2015年,本报开设了许多栏目,这其中有不少讨巧的刊头制作精美,就是靠细枝末节取胜,且独树一帜,又别具一格,还和版面浑然一体。尤其是八版的《黄河浪花》《人生百味》等版面,在细节之处相当用心,一片片绿叶,一棵棵小树,一幅幅插图的应用,让人看后很是舒服。
    平衡美。按照传统的美学观点,平衡、和谐、对称是一种美。版面的平衡美,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或者将来,只要是平面媒体,就不能不注重版面的平衡美。版面的平衡美,为大众读者所喜爱,它是版面最基本的美学观。以2月9日第二版、6月22日第八版为例。就以图片、框线、标题、底纹、留白等手段,来体现平衡美,由于注重细节上的创新,每个版面都非常新潮。
    静态美。如今,不少人对静态的、平面的传统版式颇多微词。我们以为,不能一概否定,全部抛弃。静态美有它的合理内核。在现阶段,表现版面静态美就是要在继承中大胆创新,突破口就是大胆留白和分栏使用渐变底纹。新闻单元间加大留白,给人以疏朗之感。大胆使用静态的插图、照片,给人以高雅、闹中取静之感。大胆在分栏中铺不同彩色底纹,给人以愉悦之感。如3月18日第八版和9月25日第八版,巧妙的留白和线条的灵动,使版面沉静、清秀、疏朗。
    十六字诀是精髓
    灵动的点。灵动的点由放大了的单个文字或缩小了的图片、色块,构成有节奏地跳跃着的“点”,这成为农报美化版面的常见方式。但是,点的运用要相当节制,只能作为和谐版面的点睛之笔。
    明快的线。巧妙地使用由标题、栏目空白、栏线和新闻“类”的分割线等构成的“线”,使版面呈现不同的风格和韵律。标题也是“线”,标题字数尽量简短,标题排列字体变化要新潮。栏间线、文章区线要明快灵动,栏间距要宽。留白也会形成直线和曲线,活泼优美的曲线最富有变化,它的应用使版面富于理智和秩序。
    简约的色。本报是四季色彩报,版面主色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春绿、夏蓝、秋黄、冬红。这是我们的创新,也是个性化设计。不同季色的色块,构成不同季节的报纸的主色调。读者称道的版面,往往是简单的有特色的版面,我们提倡惜色如金。我们制止像傻女子打扮,红红绿绿只顾往身上穿,往脸上抹,越抹越丑。因此,色彩的运用,要超凡脱俗。
    精彩的面。精彩的面由图片、栏线、文字、标题、插图、图表等元素有机构成,巧妙地应用这些版面语言,将它们组合成版面,犹如在平面上搞建筑,全在于独具匠心,而且标准是“恰到好处”。其中,图片的运用与剪裁更为重要,其次是线条的运用最关键。
    七种版式是核心
    版式设计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先的版式设计是简单的直观布局。自从报人认识到版式对吸引读者、沟通信息的重要作用后,版式就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时尚化。发展到今天的数字媒体时代,版式不断推陈出新,光彩夺人。同时,我们也在感叹,版式更是一种难以驾驭、难以创新的语言形式,仅靠经验、技巧、直觉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不断提高洞察力、审美力、情趣力、思辨力,才能提高版式设计的能力,才能让图形演绎故事,让文字彰显表情,让色彩激发情趣,让版面释放信息。
    H型版。典型特征是,象形于H字母,两条竖线将垂直版面分为左、中、右三栏,边栏小,中栏宽。H字母中间的一横,是图片或浓墨重彩的标题。如12月30日第七版、2月4日第五版。
    中分版。分为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构成两个等分版,中线变化无穷,可细黑线,可留白线,可粗灰线,可曲线,可上下对接形成中分线。如2月6日第四版、2月13日第六版。
    C型版。典型特征是,应用多种多样的C型线美化版面,分割新闻单元,给读者留下思索和想象的空间,余味无穷。在版面设计中,圆周线、底纹圆虽然完美,但特立独行于各新闻单元中,与各新闻单元强势对立,造成割裂与不和谐。任何一种美化手段,做过头反显其丑,太完美易走向反面。而C型线易于变化,巧妙留白,便于分割,易融入各新闻单元之中,同各新闻单元相互辉映。如3月23日第四版、6月29日第二版。
    突兀型版。版面设计原理有“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对比、均衡与奇险、分割与统一”之说,突兀型版应用的是奇险之说,奇险就是追求对平衡的突破,奇险分为形态的不平衡、空间的不平衡和色彩的不平衡。版式设计在这三方面,只要突出一个不平衡,就会有险意,就会产生强烈的突兀感,版面的局部突兀,会使新闻更加抢眼,也使版面有动态感和节奏感,简单地说,突兀型版就是“丢大石头”。其手法是通过放大图片,配上大标题和醒目的线条营造局部强势和追求视觉冲击力。如1月5日第六版、5月1日第六版。
    T型版。典型特征是,象形于T字母,一条横线,一条竖线构成了这一版面的架构。横线位于版面上部1/6处。顶端可以是一条从左至右的头条稿件标题,文字排于左栏。如5月18日第一版、12月30日第六版。
    线型版。典型的特征是,用明快的单线、双线、点线、曲线、对接线、断线,或横、或竖、或斜来分割新闻单元,形成简洁、明快、灵动的版面,巧妙的线型分割,既可以明确告诉读者所发生新闻的价值和分量,又可使版面避免杂乱无章,做到主次分明,清晰美丽。版面的对立、调和、情调,无不体现于巧妙的线的分割之中。应当指出,线型版变换多端,是版面设计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奥妙全在于如何使线“灵动”起来。如1月26日第八版、11月20日第一版。
    等分版。典型特征是,应用线和留白,将版面三等分、四等分、五等分形成的版面,此类版面精巧,等分手法多样。如3月9日第五版、3月30日第四版。
    创新永远在路上
    农报在版式创新中,有“八字方针”“十六字诀”“七种版式”,这已是成功的标志和符号。但这些在今后的实践中都不能绝对化,模式化。有些东西,只要尊称为“经典”,生命力就会下降,只要尊称为“模式”,存在的必要性就在逐渐消失。
    事物都是在肯定与否定的不断循环往复中前进和发展的。肯定正确的、合理的内核,否定错误的、失去活力的成分,不断循环往复肯定、否定这个过程,才能推动事物螺旋式上升。
    农报的版式创新也是如此,它是一个连续的动态创新过程,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肯定、不断地否定,循环往复大步向前,这样才有生命力,才有生存的大空间。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