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希望从这里起航
薛辉 本报记者 崔福红 胡小宁 通讯员 张平
洛南县八里桥中学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现有6个教学班,226名学生,46名教职工。学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积极实施教学改革,校风校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办学效益显著提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近年来,获得“教育质量先进集体”“中考质量先进单位”“体育道德风尚奖”“后勤管理示范校”“平安校园”“商洛市卫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狠抓学校德育教育。八里桥中学从培养“四有新人”和“五育”并举的要求出发,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家长委员会等德育组织,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建立德育基地和劳动实践基地,并组织学生定期开展活动;建立德育橱窗,坚持每期召开一次德育经验交流会,开展为贫困学生救助献爱心活动,坚持组织召开各种有益的主题班、团会活动,营造了安全、文明、和谐的育人氛围。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敬业奉献精神。严格以《教师“十不准”要求》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教师言行,建立教师个人师德师风档案,坚持组织教师学习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每期举行一次师德师风演讲赛,教育法规知识竞赛,学习先进模范教师感人事迹,评选模范教师,开学典礼进行表彰奖励,从而增强教师敬业奉献精神。目前学校教师敬业乐教,勤奋工作,甘为人梯,依法执教,以身作则的教风已经形成。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学校严格实行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努力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工夫。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严格实行校务、政务、财务公开制度,广泛听取民主意见,充分发挥教代会、职代会作用。全校实行优等生、特长生、偏科生、双差生培优补差;聚焦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整体优化,课堂效益显著提高,一年来教学质量大幅提高,今年中考位居全县前列。
学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骨干教师培训,促进教师向专业化发展。一年来,全校涌现出三名“县级教学能手”;七人获教学质量先进个人;六人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市、县奖励。学校还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爱我国土》、《洛南我可爱的家乡》等;鼓励教师人人参加教研教改,进行教学基本功大赛,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山区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等课题研究,四名教师的文章在省级刊物发表,教研教改工作开展地有声有色,为学校全面推进新课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坚持每期举行一次运动会,举办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重大节日学校组织文艺演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还组建少年宫,成立了音乐、美术、文学等兴趣小组,开放各个部、室,定期开展各种比赛,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安全管理常抓不懈,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学校历来视安全为第一责任。健全了各种安全制度和安全预案,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使安全管理制度化、经常化,责任追究具体化,学校与学生签订了各种安全责任书,杜绝一切不安全漏洞,做到安全事故零纪录。
加快硬件设施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学校争取资金,完善了各个部室,更换室内的各类设施,安装太阳能及冬季取暖设施并投入使用,设立两尊校园文化石,确立了“博恒、勤奋”校园文化主题,改造师生食堂,硬化了校园活动场地,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了校园,为师生们创造了一个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宁静舒适的育人环境。
目前,八里桥中学全体师生在校长及班子成员带领下,以学生为主体,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求进步,以机制求活力,努力向着更高、更新的目标奋力迈进。G
洛南县八里桥中学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现有6个教学班,226名学生,46名教职工。学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积极实施教学改革,校风校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办学效益显著提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近年来,获得“教育质量先进集体”“中考质量先进单位”“体育道德风尚奖”“后勤管理示范校”“平安校园”“商洛市卫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狠抓学校德育教育。八里桥中学从培养“四有新人”和“五育”并举的要求出发,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家长委员会等德育组织,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建立德育基地和劳动实践基地,并组织学生定期开展活动;建立德育橱窗,坚持每期召开一次德育经验交流会,开展为贫困学生救助献爱心活动,坚持组织召开各种有益的主题班、团会活动,营造了安全、文明、和谐的育人氛围。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敬业奉献精神。严格以《教师“十不准”要求》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教师言行,建立教师个人师德师风档案,坚持组织教师学习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每期举行一次师德师风演讲赛,教育法规知识竞赛,学习先进模范教师感人事迹,评选模范教师,开学典礼进行表彰奖励,从而增强教师敬业奉献精神。目前学校教师敬业乐教,勤奋工作,甘为人梯,依法执教,以身作则的教风已经形成。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学校严格实行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努力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工夫。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严格实行校务、政务、财务公开制度,广泛听取民主意见,充分发挥教代会、职代会作用。全校实行优等生、特长生、偏科生、双差生培优补差;聚焦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整体优化,课堂效益显著提高,一年来教学质量大幅提高,今年中考位居全县前列。
学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骨干教师培训,促进教师向专业化发展。一年来,全校涌现出三名“县级教学能手”;七人获教学质量先进个人;六人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市、县奖励。学校还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爱我国土》、《洛南我可爱的家乡》等;鼓励教师人人参加教研教改,进行教学基本功大赛,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山区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等课题研究,四名教师的文章在省级刊物发表,教研教改工作开展地有声有色,为学校全面推进新课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坚持每期举行一次运动会,举办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重大节日学校组织文艺演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还组建少年宫,成立了音乐、美术、文学等兴趣小组,开放各个部、室,定期开展各种比赛,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安全管理常抓不懈,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学校历来视安全为第一责任。健全了各种安全制度和安全预案,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使安全管理制度化、经常化,责任追究具体化,学校与学生签订了各种安全责任书,杜绝一切不安全漏洞,做到安全事故零纪录。
加快硬件设施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学校争取资金,完善了各个部室,更换室内的各类设施,安装太阳能及冬季取暖设施并投入使用,设立两尊校园文化石,确立了“博恒、勤奋”校园文化主题,改造师生食堂,硬化了校园活动场地,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了校园,为师生们创造了一个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宁静舒适的育人环境。
目前,八里桥中学全体师生在校长及班子成员带领下,以学生为主体,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求进步,以机制求活力,努力向着更高、更新的目标奋力迈进。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