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洛南小伙献才艺 巧手“剪”出艺术梦






陈晓锋罗档云文//图
今年26岁的石晶出生在洛南县灵口镇一个农民家庭,11岁那年,他看到一张张普通的红纸在奶奶的巧手翻转之下,转眼间就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案,石晶一下子就对剪纸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2007年9月,石晶考入西安工程大学,专门学习艺术设计。毕业工作后,他利用空闲的时间开始创作《西游记》人物脸谱。
石晶告诉笔者,他比较熟知《西游记》的人物,脑子里基本上都形成了固定的形象,相对比较好剪。但是对一些比较陌生的人物,用人物脸谱就不好表现。
历时三个月,石晶利用工厂的废纸剪出五米长《西游记》剪纸作品。108位人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受到朋友交口称赞。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榆林市结识了府谷县剪纸协会主席杨佩文,并与其结为好友,学习民间剪纸艺术。他结合自身特长,将西方的绘画形体理念融入民间剪纸,形式既区别于中国民间传统剪纸,又区别于现代商业剪纸,较传统的剪纸更逼真形象,又比刻纸人物富有灵动性。
2014年,石晶在洛南县群众艺术馆工作后,凭着对《西游记》电视剧的影像记忆,以原著小说作参考,重新创作剪制成了一套《西游记》主要人物剪纸,整套作品形象逼真,形态灵动。
《西游记》人物卷剪纸完成后,石晶又潜心钻研,利用半年时间,又创作完成《封神榜》、《水浒传》、《十八罗汉》、《二十八星宿》人物卷。这些人物剪纸采用夸张、借代、象形文字等多种手法,讲究千剪不断,万剪不乱,500余个人物眉目传神、惟妙惟肖、剪法细腻。其中作品《十八罗汉》被县群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收藏。
采访中,石晶告诉笔者,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想举办个人剪纸作品展,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并喜欢剪纸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