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陇县建设西部生态乳都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梁会平)日前,总投资3.2亿元的飞鹤4万只奶山羊场基地在陇县东南镇现代农业园区初步建成,首批1125只关中奶山羊“入住”园区。与此相距不远,位居国内乳品企业30强之列的陕西和氏乳业投资10亿元的7万吨羊乳粉智能生产线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这是地处西府边陲的陇县,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奶畜产业转型升级,奋力建设中国西部“生态乳都”的一个个缩影。
    陇县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全县有草地65万亩,高蛋白玉米和紫花苜蓿20万亩,载畜量达25万个牛单位。今年以来,陇县以建设西部生态乳都为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建设优质奶源、良种繁育、饲草种植和生产加工四大基地,使奶畜产业在逆势中实现了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奶牛存栏6万头,奶羊存栏9.2万只,均位居全省前列。
   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是建设西部生态乳都的基础。为此,该县以推进化为目标,以养殖园区为重点,抓住陇县被确定为全省奶山羊基地县这个机遇,出台了《陇县30万只奶羊发展规划(2015~2020年)》,确定“万只基地为引领、千只以上养殖场为示范、中小规模场为主体、家庭牧场为基础、规模养殖户为补充”的梯次发展新格局,在南北部浅山区和西部浅山区建设奶山羊产业带。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新引进的飞鹤乳业4万只奶羊养殖基地和夏家湾良种繁育场、15个存栏1000只以上的奶山羊养殖场、30个家庭牧场初步建成,为奶羊产业扩群增量、规模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该县计划到“十三五”末,奶山羊存栏达到30万只,奶畜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0亿元。
   县上还坚持引种与育种相结合,保种与利用相结合,自繁与外购相结合的办法,加快“育、繁、推、改”步伐。积极协助和扶持,在关中奶山羊夏家湾良种繁育场试引莎能母羊478只,益民、蒂康等10个奶羊专业合作社引进外地基础母羊3754只、种公羊114只。同时,积极推广奶牛良种冻精细管、性控冻精细管和肉牛冻精细管共1.9万枚,开展奶牛DHI测定1040头,良种改良和繁育为全省趟出了新路子。
    与此同时,陇县大力发展“养殖企业+种植大户”、“养殖企业+饲草收贮企业”和“养殖企业+自有种植基地”等多种种养结合模式,扩大饲用玉米、紫花苜蓿等饲草的种植,引导火烧、李家河、河北等山区镇村规模化种植饲草,建设北部浅山区5万亩优质饲草基地。今年以来,全县共种植优质高蛋白饲用玉米2.2万亩、紫花苜蓿9.5万亩。
    该县对关山、和氏、正和三家乳品加工企业,加强联系包扶,从项目争取、资金筹措、建设用地等方面给予支持,积极引导乳制品加工企业技改扩能,转型发展。目前,飞鹤乳业1.5万吨生产线全面升级,羊乳品占企业年乳制品总产量的70%。和氏乳业在陇县生态工业园区的7万吨羊乳生产线全面启动建设,预计2016年建成投产,年产值将达50亿元,实现利税3亿元。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