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陕西农民合作社“三产“ 融合创新发展的报告
      陕西省农业厅 陈文 张旭锋 桑兴岳
    陕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以农业为基础的各产业间的合作、联合,把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粗加工等第一产业,向食品加工等第二产业以及流通、销售等第三产业延伸的“六次产业”的升级,有效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发展的“积、和”效应,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成为“三产”融合的最佳载体。
    ——自我积累融合。全国示范社、全国合作社加工示范单位、兴平市雅虎大蒜专业合作社于2007年成立,是兴平市第一家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总人数580人,引导农民采用大蒜—玉米套种方式,带动庄头、丰仪、汤坊、桑镇、赵村、马嵬等6个乡镇的50多个村的近2万农户从事大蒜生产。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印发《大蒜—玉米套种体系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与操作规范》,统一大蒜种子、肥料,建立示范田4800亩,产量达5000吨,比普通蒜田增产15%以上。现款收购,高出市场价5%,统一销售率超过95%。建立完善大蒜生产、包装、储藏、加工、运输、销售、服务等质量可追溯记录制度,完成申报“兴平大蒜农产品地理标志”。
    在增加社员大蒜、辣椒附加值方面,合作社成立咸阳雅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重点从事大蒜、辣椒加工产品开发和销售。2009年通过自筹和国家补助投资33万元,建设了5000亩无公害大蒜种植基地,购置盐渍蒜米全套设备,日处理大蒜35吨。通过了QS认证。2011年以后陆续建成2000吨气调存储库、两座出口蒜米加工包装车间、两座调味品、调味酱精包装车间、两个精选车间、三个腌制车间、建成两条先进的盐渍蒜米生产流水线,具备32个腌制池3000吨盐渍蒜米储存能力。
    目前,合作社年加工、销售大蒜1万吨以上,其中加工大蒜7000吨以上,生产精品大蒜、盐渍蒜米、脱水蒜片、蒜粉、糖蒜、鲜辣椒、优质线椒等十多种产品。“亚虎”牌盐渍蒜米系列产品销往广东、四川、湖南、天津等城市,与佛山市海天、亨氏(中国)、李锦记(广州)、四川吉香居等大型食品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盐渍蒜米通过代理出口到韩国、日本,精品大蒜出口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年销售收入近亿元。
    ——联合发展融合。富平县科农果业专业合作社牵头,325家合作社联合成立陕西三秦果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目前,拥有片区理事单位13家,基层专业合作社、果业协会、村镇服务网点667个,一线技术人员400多人,在陕甘晋豫等省服务社员和果农5万多户。开办三秦果农网、科农合作社网等网站,《科农通讯》、《三秦果农报》技术刊物,开通400免费技术咨询服务电话,为社员免费技术信息服务。
    先后兴办贮藏、加工、营销等服务实体,形成了“合作社办公司带农户”的发展模式。
    一是依托农资购销服务平台,成立了富平县科技农化种业公司,为社员开展肥料、农药、果袋等农资服务,年供应额1.8亿元。二是承担果品贮藏百库建设项目,成立了富平县科农果品贮藏公司,建成贮存量1500吨冷库,售价提高30%,年销售5000多吨,收入2000多万元。三是针对富平县10万亩柿子产业,投资300万元成立了富平县柿醋酿造公司,在销售鲜柿子、加工柿饼的同时,将变软无法做柿饼的大量鲜柿加工柿子醋,年加工鲜柿1千吨,生产原汁醋500吨,利用“科农”商标,既解决了果农卖柿难题,又让果农每年增收600多万元,合作社还收益500多万元。四是流转土地近2万亩,成立富平县科农现代农业园区开发公司,建成了现代果业园区和现代粮食园区。实行社员大户、家庭农场分户承包经营,品种布局、技术方案、农资使用、病虫防治、机械耕作、产品销售实行六统一,种植户承担相关费用。建设餐饮休闲区、体验式农业区、特色土特产展示区,形成观光、休闲、采摘为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五是成立了科农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优化合作社资产结构,提高经营效益。同时,联合社统一品牌,开发柿饼、柿子醋、黑麦面等系列特色农产品,注册“科农”、“三秦绿果”、“吉缸寿康”等产品商标,建设服务当地果农的果品交易市场,帮助社员增收。
    ——园区建设融合。陕西有省级园区301个,带动各类园区发展到2047个。西乡县五丰村富民生猪专业合作社依托生猪产业,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很好地实现了“三产”融合。起初,为解决生猪污染问题,合作社引导农户建立户用沼气池,后建大型沼气池,又建年产万吨有机肥加工厂。利用沼渣沼液,建成150亩荷花池、150亩设施蔬菜大棚、200亩有机葡萄园、50亩苗木花卉示范园、630亩
    银杏观光园,1000亩观光茶园,建立了“猪-沼-菜(粮、茶、藕)”和“猪-沼-林(果、茶、花卉苗木)”的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形成了“一区四园两基地”(养殖小区、荷花园、葡萄长廊观光园、银杏园、花卉苗木示范园、设施蔬菜大棚基地、种猪繁育基地)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全村3000多亩土地由农户流转给合作社,先后引进陕西省重点龙头企业利民米业公司投资1200多万元建成万吨精米加工生产线,与稻米种植户签订优质稻订单合同,使企业成为村民的“粮食储蓄银行”。引进河南卫辉公司投资8000万元兴建永康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建起600头种猪场和220栋蔬菜大棚。引进台湾吉盛生物科技公司投资160万元建成年产值千万元的有机肥加工厂。引进西乡一品源葡萄合作社投资400万元建成葡萄采摘园和46口垂钓鱼塘。引进省重点龙头企业鹏翔茶叶公司和陕南绿茶公司分别投资1460万元和1300万元,各建成占地1360亩和1130亩的观光茶园。引进富博牧业科技公司投资1600万元,建成肉牛养殖场和屠宰加工厂。
    同时带动农民建设生态餐厅、自摸鱼塘、农家乐、山鸡养殖场、肉牛养殖场、机砖厂、水泥预制厂、花炮厂、运输公司等民营企业20多个,形成了以养殖为龙头,种植、加工、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合作社现代农业园区“三产”融合模式。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644元,呈现出溪水干净清洁、道路平坦整洁、农家花团锦簇、广场宽敞美观、村庄美化亮化、晚上载歌载舞的新景象,周末前来休闲观光的市民络绎不绝。
    ——对接企业融合。陕西关中奶山羊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现有社员183人,存栏奶山羊2万多只,日产鲜奶约50吨,年出栏羯子羊5000多只。合作社为社员和周边2万多奶山羊养殖户提供饲料、兽药、疫苗、养殖设备等物资、技术、养殖规划、畜产品收购等业务,生产标准、良种供应、畜禽防疫、饲料供应、产品销售五统一,注册“华彤”品牌,延伸全产业链发展。
    2009年,合作社租赁富平县富华乳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建成“液态奶生产线”,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院奶山羊教研室、陕西师范大学食品系,联合开发出酸羊奶、奶豆腐等新产品,填补了我国酸羊奶产品的空白,成为国内首家生产酸羊奶的合作社。2011年,与富平县秦源乳业有限公司合作,总投资3000万元,形成年消耗鲜羊奶32000吨,加工全脂羊奶粉4000吨、酸羊奶3600吨,产值近1亿元。2014年与西安一家公司联合成立陕西中富羊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西安军人服务社、北院门等大型超市、旅游景点销售酸羊奶、羊奶冰激凌、羊奶酪、羊奶茶等乳制品,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今年,合作社又与县内企业联合成立富平聚源祥羊业有限公司,利用羯子羊育肥屠宰加工销售羊肉系列产品,包括开办羊肉泡馍、水盆羊肉、全羊宴的饭馆,出品真空包装的分割羊肉、腊羊肉等系列产品,每年屠宰5万只公糕,生产羊肉875吨,年产值约4500万元。今后,还将依托社员和农户的奶山羊基地,新建奶山羊展览馆,招商兴办发酵羊粪有机肥厂、饲料厂、皮革厂,在连锁经营现酿酸羊奶、巴氏鲜羊奶、羊奶酪、羊奶茶、山羊冰淇淋五大产品的同时,后续联合开发羊胎素、羊面膜、羊奶香皂等产品。
    ——对外合作融合。陕西与境外机构、企业开展合作的合作社还有10多家。三原玉圆食用菌合作社以食用菌生产、科研、加工、储藏、销售为一体,发展基地,注册“玉圆”商标,进行清水蘑菇初加工。
    2011年,合作社理事长随陕西省合作社理事长赴台考察之机,结识台商达成协议,借助台商的资金、技术、设备优势,与台湾南投县名间菇类生产合作社、台湾省米洲食品厂有限公司联合,合作开发香菇脆片、杏鲍菇脆片、苹果脆片、洋葱脆片和香菇酱、香菇丝、麻辣金针菇等食用菌、果蔬深加工产品。尤其是食用菌、蔬菜、水果等,采用台湾最先进的真空低温干燥设备,经新技术工艺处理生产出的系列食用菌脆片、果蔬脆片等休闲食品,保存了蘑菇果蔬原有的形、色、香、味,既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纤维,又具有低脂肪、低热量和高纤维素的特点,口感酥脆,风味各异,老少皆宜,市场反响好,经济效益高。如初加工生产的清水蘑菇每公斤增值5倍,而香菇每公斤8元,香菇脆片每公斤120元,增值15倍,且工艺简单,加工方便。
    食用菌和果蔬深加工,带动了合作社在三原、淳化、兴平等县市5个种植基地菇农1000多户,年消化利用果树枝条锯末1500吨,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2000吨,生产香菇100万袋,鸡腿菇50万袋,农户生产香菇2000吨,菌菇袋料做有机肥,实现了果菇农增收、合作社增效。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