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诗意重阳

    连绵的秋雨落了将近一个月,终于拨开云雾见青天了,随步走到河边,一抬头,就看见河对岸一丛黄灿灿的野菊,开得如火如荼的,脑海里就浮出纳兰容若的词句:“消息谁传到拒霜,两行斜雁碧天长,晚秋风景倍凄凉,银蒜压帘人寂寂,玉钗敲竹信茫茫,黄花开也近重阳……”
    也许,秋天的肃杀,给人的感觉,都是凄凉的,更容易触动诗人们的那些敏感的神经:“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诉说的,是压抑的黯然的情绪。
    “二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近来逢此日,多是在他乡。晚色霞千片,秋声雁一行。不能高处望,恐断老人肠……”说的是思乡。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说的是离愁。“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说的是悲伤。
    是啊,秋天来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天的欣欣向荣,都已经被秋风悄然翻过。严霜相逼中,无边落叶正萧萧而下,此情此景,最容易让人想到生命的尽头,想到年华的已逝,亲友的失散,想到一生苦苦寻求最终还是两手空空无着落……真是万般滋味都一齐涌上心头,让人们禁不住像杜甫那样长叹:“万里悲愁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那天,我也是怀着这样的心情,走进附近的乡村的。然而我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村外的果园地头,堆放着成堆红艳艳的刚刚采摘下来的苹果,更多的枝头上还挂着累累的果实。农人们带着满脸的喜悦,手提着篮子,小心翼翼地摘取着一个个的果实。村道上,更是来来去去的,尽是一辆辆拉着收获下来的玉米、黄豆的农用车。走进村子,可以看到,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那金黄的玉米一架一架地挤满院落。屋檐下,也挂满了一串串红彤彤的辣椒。村道上,碰到的农人,都是脚步轻快,在这里,看不到对秋天的悲愁,只有“九月九,庆丰收”的喜悦。
    同样一个秋天,文人感到的是失意的伤感,农人感受的是收获的快乐。也许,这就是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上,产生的不同心境吧?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