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创业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阎良区90后小伙安阳斌的创业故事
    安阳斌(右)和菜农们一起开心收菜。
    安阳斌(右)给菜农做技术指导。

    “创业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说这话的人名叫安阳斌。
    安阳斌初中毕业后没再上学,到福建帮人卖了两年鱼,之后到江苏学电焊……2009年,18岁的安阳斌回到家乡阎良区,做起了蔬菜经纪人,一干就是6年。如今,24岁的安阳斌创办的西安欣然农业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每年帮菜农销售300万斤蔬菜。他的收入嘛,呵呵,自然不菲。
    外乡没有家乡亲
    10月12日上午,在阎良区武屯镇老寨村的松花菜地里,妇女摘菜,男人装车,十几个人忙着给重庆客商准备3千斤松花菜。
    “小伙子可下势咧,啥忙都帮呢。”菜农李航建一边装菜,一边夸着安阳斌。他是头一年种有机菜花,从7月下籽,8月移苗,9月管理,10月成熟,到客商进地,都是安阳斌帮忙。他顺手折弯菜叶盖住菜花说:“阳斌说了,不能晒到太阳,不然菜花发黄就不好卖了。”
    顺着李航建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个身材高大、一脸帅气的小伙子,正在和大伙有说有笑地装菜。“在外打工也没挣到啥钱。”安阳斌搓搓手上的泥说,在外闯荡三四年后才明白,外乡没有家乡亲,创业还需看人脉。
    办法总比困难多
    从小就跟父母下地干活的安阳斌,深知农民的辛苦和不易。“辛辛苦苦干一年,种出的菜有点小问题客商就不要了,菜农们只能低价贱卖。”安阳斌回忆说,有一次下大雨,正赶上客商收芹菜。菜农们连雨衣都没穿,冒雨赶着收菜。三轮车陷进泥里出不来,菜农们就一捆一捆把芹菜往地边扛。“那场景在我脑子挥之不去,想起来就心酸!”安阳斌说,让菜农不再作难,是他的愿望。
    刚开始收菜卖菜时,安阳斌也很艰难。谁放心把自己辛苦一年的菜,交给一个不到20岁的小伙娃呢。“我就坐在乡亲们家里,叔长姑短地叫着,拉亲戚、找关系,求大家把菜交给我来卖。”安阳斌说,他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那时候,老寨村的人常常看到安阳斌骑着“125”烂摩托,凌晨就开始穿梭在田间地头,到处找菜,和菜农们套近乎。“一天跑200多里路呢。”安阳斌笑了笑说。
    春季,莲花白价格偏低。安阳斌联系好客商,亲自开车把莲花白送往银川。这单生意,他没挣到钱,却赢得大家的信任。
    大家挣钱才长久
    从菜地出来,沿路的村民们都热情地和安阳斌打着招呼,甚至有人直接喊着“安总!”这让安阳斌有点不好意思,他说:“很多中学同学,也想跟我一起干呢!”
    多年种菜的李建设说,一到收菜时,安阳斌就把客商直接带到他家地头。客商看好一切谈妥后,安阳斌开始组织菜农们一起装车,客商直接付现金。“他虽然是年纪最小的经纪人,但是能力强呀,信誉好,俺都服他。”李建设拍拍胸脯说。
    每年4月,安阳斌就开始忙碌起来,一直忙到年跟前。蔬菜丰产季,每天有20多吨蔬菜从他手上运往外省。“下一步我还想做一个农业园区,种好蔬菜作示范,带动村民们种好菜。大伙都能挣上钱,这事才能长久。”这就是安阳斌的打算。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