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鳝鱼琐记
安康李永明

    鳝鱼是食用水生动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是口舌味蕾中的珍品。每当从集市上看到卖鳝鱼的商贩叫卖鳝鱼时,我心里便悠悠飘荡起过去的岁月,儿时捉鳝鱼的画面清晣出现在眼前。
    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正是鳝鱼繁殖的高峰期,这些小精灵们专门在田坎边、水库、堰塘、小沟小河打洞产卵。鳝鱼洞穴很容易辨别。鳝鱼一般在田坎边不注意的草丛底下打一个洞穴,洞穴很小,不容易发现。爱在最健壮的稻秧边缘打洞。洞穴四周有一层层小水泡,最容易捕捉。最难捕捉的地方是池塘、小沟小河和水库等地方,它们在深水的护坡边、放水洞口,石缝间隙打洞产卵。
    到了七、八月份,也是鳝鱼最肥美的季节,村子里的年轻人互相搭伴,用自制的夹子、篾笼子在四邻八乡寻找鳝鱼。到了晚上,鳝鱼从洞穴爬出来觅食,捕鳝者用自制的夹子逮,一晚上收获几十斤鳝鱼,清洗干净后,全都送到酒店宾馆食用,价钱也给的高,还让外来客人吃上正宗地道的本地鳝鱼。
    我家兄弟多,家境一般,自然灾害年代,日子过得捉襟见肘,榆树皮、观音土、野菜等都充过饥。逮鳝鱼,我也是一把好手。农村最困难的日子里,为了给家里减轻一些经济负担,我和本村的几位好友搭伴到汉阴、平利、旬阳等地逮鳝鱼。山区里人纯朴,也许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都不吃肥美的鳝鱼。我们白天选点,晚上趁着夜色出动逮鳝鱼。几天下来,背回几十斤鳝鱼,可乐坏了父母,用鳝鱼换回猪肉、菜油、土酒等,家里像过节一样欢喜。
    有一年,我们村子里的稻田、池塘几乎见不到一条鳝鱼,奇怪得很。其实我心里明白,过度的捕捉造成生物链断裂,破坏了鳝鱼的繁殖功能,但村民们还是十分感激这些水生动物,让人们度过了灾年。
    时过境迁,长大后,我们进城工作了,家乡处处稻菽飘香,一派丰收的图景。稻田、池塘里的鳝鱼越来越多,人们不再捕捉鳝鱼卖钱了。健壮的小伙伴们都远走他乡挣大钱,日子过得芝麻开花节节高,出现了人与水生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