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拒绝污染“上山下乡”
扎牢环保篱笆,守住生态红线。要消除农村环保监管“真空”,让农民有渠道向“污染下乡”说不
一边是连片的庄稼绿意盎然,一边是污水、垃圾臭气熏天。在河北某县看现代农业,这样的情景让人愕然,种出来的粮食谁吃?这里的群众怎么生活?
租地的大户回忆,小时候家乡是有名的洼淀,水多、鱼多、打粮也多。这些年,城里的不少小化工厂搬下乡,人们有钱了,但淀干了,水臭了,鱼没了。
大户的无奈背后是残酷的现实,一些污染企业在城市待不下去了,变着法子“上山下乡”,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成为突出现象,不少村庄成了新的“生态灾区”。
事实上,污染“上山下乡”严重的地方,往往是经济落后、有上项目冲动的地方。政府要政绩,企业图利益,而广大农民又是“沉默的大多数”,难有话语权。于是,污染企业纷纷落户监管薄弱的农村。
污染“上山下乡”,对农村环境更是雪上加霜。农村不仅环保设施薄弱,而且生态环境脆弱。据统计,全国开展环境整治的村庄比例只有10%,4万个乡镇、近60万个行政村大部分没有环保基础设施,处于“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状态。这些年,随着工业污染积累、迁移,一些乡村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曾经的青山绿水变成秃山黑水,土壤污染,地力下降。试问,经济指标上去了,但生存环境污染了,这样的发展有何意义?
碧水蓝天是人民幸福生活的环境底线。农村环境关系几亿农民的生存安全,也关系城乡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农村和城市生态是一个整体,如果土地污染了,水污染了,城市人难道能够独善其身?从这一点说,牺牲农村环境换发展,这样的代价,谁也无法承担。
防止污染“上山下乡”,必须扎牢环保篱笆,守住生态红线。首先要严格执法,消除城乡之间的环保差别,消除农村环保监管“真空”,将问责制度纳入农村环保执法中,摒弃片面的“唯经济增长论”。另外,加大农村环境治理的投入力度,把钱用在刀刃上,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制度与政策。再有,加强农民的环境保护话语权。农村是农民生活的地方,在农村建工厂、上项目,对环境有何影响,应该尊重农民的意愿,让农民有渠道向“污染下乡”说不。
保持那份记忆中的田园风光,留得住农村绿水青山,记得住浓浓乡愁。(人民日报)
一边是连片的庄稼绿意盎然,一边是污水、垃圾臭气熏天。在河北某县看现代农业,这样的情景让人愕然,种出来的粮食谁吃?这里的群众怎么生活?
租地的大户回忆,小时候家乡是有名的洼淀,水多、鱼多、打粮也多。这些年,城里的不少小化工厂搬下乡,人们有钱了,但淀干了,水臭了,鱼没了。
大户的无奈背后是残酷的现实,一些污染企业在城市待不下去了,变着法子“上山下乡”,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成为突出现象,不少村庄成了新的“生态灾区”。
事实上,污染“上山下乡”严重的地方,往往是经济落后、有上项目冲动的地方。政府要政绩,企业图利益,而广大农民又是“沉默的大多数”,难有话语权。于是,污染企业纷纷落户监管薄弱的农村。
污染“上山下乡”,对农村环境更是雪上加霜。农村不仅环保设施薄弱,而且生态环境脆弱。据统计,全国开展环境整治的村庄比例只有10%,4万个乡镇、近60万个行政村大部分没有环保基础设施,处于“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状态。这些年,随着工业污染积累、迁移,一些乡村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曾经的青山绿水变成秃山黑水,土壤污染,地力下降。试问,经济指标上去了,但生存环境污染了,这样的发展有何意义?
碧水蓝天是人民幸福生活的环境底线。农村环境关系几亿农民的生存安全,也关系城乡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农村和城市生态是一个整体,如果土地污染了,水污染了,城市人难道能够独善其身?从这一点说,牺牲农村环境换发展,这样的代价,谁也无法承担。
防止污染“上山下乡”,必须扎牢环保篱笆,守住生态红线。首先要严格执法,消除城乡之间的环保差别,消除农村环保监管“真空”,将问责制度纳入农村环保执法中,摒弃片面的“唯经济增长论”。另外,加大农村环境治理的投入力度,把钱用在刀刃上,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制度与政策。再有,加强农民的环境保护话语权。农村是农民生活的地方,在农村建工厂、上项目,对环境有何影响,应该尊重农民的意愿,让农民有渠道向“污染下乡”说不。
保持那份记忆中的田园风光,留得住农村绿水青山,记得住浓浓乡愁。(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