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给军长牵马的人
三原 杨波
   三爷是很普通的农村人,一辈子勤劳少言。听人说,他给军长牵过马,直到白军长荣归故里探望他,村里人才知道真相。
    新中国成立前,县城北部塬区是红白区交界,斗争形势很复杂。年轻时候的三爷已经秘密加入党组织。傍晚时分,三爷从北山接了个长工回来,还牵回个高头大马。晚上,三婆给长工美美地做了一顿饭,他连吃了三碗。白天,三爷和长工在地里干活,三婆喂马,那马白天很少到场上活动。村里人都知道最近三爷家里雇了个长工,是个干活的好把式,都很羡慕。晚上的时候,三爷把马牵出村子,交给村外等候的长工。黎明时分,长工就会回来,三爷准备好了马料喂马,三婆忙着招呼长工吃饭。有时候,三爷会和长工一起到古镇赶集,逢人就说,“带长工到处逛逛,山里人没见过世面。”
    麦子快熟的时候,从北边下来一支部队,为首的就是三爷的那个长工,人称白军长。离别的时候,三爷给军长牵马走了很长的一段路,乡亲们知道是解放军,热情相送。白军长临别时说:“这段时间我搞侦查,辛苦了,你跟我南下吧!”当时时局复杂,很多地方事务要三爷来做,三爷服从组织,留在塬区继续搞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三爷一直生活在农村。社教运动的时候,村里工作组给每家定成分,有人说三爷当年雇过长工,应该定为地主,三爷没有反驳的机会,便背负上这个罪名。看着乡亲们抬走了自己辛苦置办的家当,三爷没说一句话,倒是三婆伤心地哭了一夜。
    后来,分了社,三爷送走了三婆,自己一个人生活着。有一天,村里来了辆军车,有人来找三爷,人们拥簇着一位年长的解放军来到三爷家的窑洞,三爷正在喂猪,解放军看见三爷,一把抓住他沾满猪食的手,他的眼泪哗哗直流,“白军长……”“小鬼……”那一夜,乡亲们都知道白军长在三爷家,倒是窑洞场畔站了不少人偷偷地听他们的谈话。这成了当时我们那里最大的新闻。
    白军长和三爷聊了一晚,临走的时候,白军长掏出一沓钱给三爷,“兄弟,这是当年的生活费,收下吧。”
    三爷执拗不过只好收下。三爷用白军长的钱购置了一些桌凳,捐给村上的小学。白军长走后,县上组织部门要给三爷恢复荣誉,三爷婉言谢绝,“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我要继续平淡的生活。”有一年,我翻阅县上新出的一本革命书籍,赫然发现三爷的名字列在其中,我告诉了三爷,他灿烂地笑了。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