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满园“村”色关不住
初夏时节,走进旬邑县郑家镇王家社区,粉墙黛瓦的农民新居掩映在绿树丛中,水泥路直通农家小院,不少村民在村级广场散步、赏花,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看到我们到来,村民王金锁热情地将我们迎进家中,刚走到客厅,现代化气息便扑面而来:二楼客厅全皮的沙发、水晶吊灯、液晶电视……王金锁从房间里拿出两幅照片,左手是房屋改造前土坯房的模样,右手是现在新居的全貌。“以前我家的房子低矮潮湿,现在通过改厨改厕、修建新房、安装沼气,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日子。”说起新居,王金锁嘴角始终挂着微笑。
其实,在王家社区像王金锁这样住上新房的有1182多户。自郑家镇王家社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打造‘一区三村’”规划区域以来,村上坚持以合作社为龙头,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基础环境改造,推进水、电、路、视、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也为绿色产业发展打好桩、铺好路。
在郑家镇,最引人注目的是耸立在马坊村的现代化獭兔养殖基地。在獭兔合作社基地,48岁的村民鲁盛华正在忙着给兔子上料,“这就是我今天的工作,下班前要把这些都做完!”说起上班,鲁盛华一脸自豪,“这几年村里搞新农村建设,如今,路通了,合作社一个接一个的发展起来了,我们不用出去打工,在家门口每月就可以挣1800元工资。”
马坊村的旺瑞兴獭兔养殖家庭农场创建于2014年,由贾村返乡农民工鲁周珂投资兴建,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建有圈舍9座,獭兔存栏2万只,预计年总产值150万元,纯利润40万元。多年来,鲁周珂向周边养殖户提供种兔和技术,扶持散户养殖132户,户均收入12000元。在销售上,推行“订单农业”模式,与山东、河北和陕西、扶风等生产基地签订了购销合同,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和价格保障体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在鲁周珂的带领下,仁安村建立了獭兔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的群众共同致富。
依靠产业致富,规模化发展是关键。郑家镇主要负责人底气十足地说:早在2012年我们村就提出,创建五好班子、创新社会管理、发展合作经济、祝梦幸福家园的发展思路,通过党员示范,带动村民发展优质示范果园;在致富能手的帮带作用下,好多村先后建起了养鸡、养羊、种植、劳务、建筑等多个专业合作社,培育种植养殖大户,形成了以王家社区为核心、辐射周边村子的绿色产业链。
看到我们到来,村民王金锁热情地将我们迎进家中,刚走到客厅,现代化气息便扑面而来:二楼客厅全皮的沙发、水晶吊灯、液晶电视……王金锁从房间里拿出两幅照片,左手是房屋改造前土坯房的模样,右手是现在新居的全貌。“以前我家的房子低矮潮湿,现在通过改厨改厕、修建新房、安装沼气,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日子。”说起新居,王金锁嘴角始终挂着微笑。
其实,在王家社区像王金锁这样住上新房的有1182多户。自郑家镇王家社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打造‘一区三村’”规划区域以来,村上坚持以合作社为龙头,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基础环境改造,推进水、电、路、视、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也为绿色产业发展打好桩、铺好路。
在郑家镇,最引人注目的是耸立在马坊村的现代化獭兔养殖基地。在獭兔合作社基地,48岁的村民鲁盛华正在忙着给兔子上料,“这就是我今天的工作,下班前要把这些都做完!”说起上班,鲁盛华一脸自豪,“这几年村里搞新农村建设,如今,路通了,合作社一个接一个的发展起来了,我们不用出去打工,在家门口每月就可以挣1800元工资。”
马坊村的旺瑞兴獭兔养殖家庭农场创建于2014年,由贾村返乡农民工鲁周珂投资兴建,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建有圈舍9座,獭兔存栏2万只,预计年总产值150万元,纯利润40万元。多年来,鲁周珂向周边养殖户提供种兔和技术,扶持散户养殖132户,户均收入12000元。在销售上,推行“订单农业”模式,与山东、河北和陕西、扶风等生产基地签订了购销合同,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和价格保障体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在鲁周珂的带领下,仁安村建立了獭兔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的群众共同致富。
依靠产业致富,规模化发展是关键。郑家镇主要负责人底气十足地说:早在2012年我们村就提出,创建五好班子、创新社会管理、发展合作经济、祝梦幸福家园的发展思路,通过党员示范,带动村民发展优质示范果园;在致富能手的帮带作用下,好多村先后建起了养鸡、养羊、种植、劳务、建筑等多个专业合作社,培育种植养殖大户,形成了以王家社区为核心、辐射周边村子的绿色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