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九嵕盛开双拥花 军民共建鱼水情




本报记者 樊宝利 通讯员 白战伟
近年来,礼泉县把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活动作为加强新时期双拥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的有效载体,以发展地方生产力、提高部队战斗力、增强军民凝聚力为目标,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军民共建活动,认真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九嵕大地盛开双拥之花,军政军民关系鱼水情深。
坚持“五个纳入”,切实加强对双拥工作的领导。该县把双拥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党委政府议事日程、财政预算、“和谐礼泉”建设、年度综合考核等五个方面,先后出台《礼泉县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工作实施方案》、《礼泉县开展“双拥在基层”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成立双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督导组,切实加强资金保障、社会动员和考核评比。同时,该县健全完善了党委议军、军地联席会议、座谈会和联系驻军、走访慰问、创建述职等一系列双拥工作机制制度,多次召开推进会、协调会、迎检会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军地双方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互办实事,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得到增强。此外,该县还落实了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军地合署办公,双拥工作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推进“三个创新”,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从教育平台、宣传形式、实践活动三个方面进行创新。把国防教育纳入全民教育体系和部队教育规划,确立了7个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在部分学校、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了军训基地,实现了教育平台广覆盖。通过在县电视台和政府网站开办双拥专题节目,在县镇各级设立双拥活动室,在主要道路和公共场所设立双拥宣传门、宣传牌、宣传灯箱和拥军标志,印发《双拥工作简报》,散发宣传资料,利用街道橱窗和LED电子大屏幕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双拥宣传。同时,创新实践活动,举办大型军民联欢晚会和表彰大会,组织“两送两访”活动为入伍新兵和烈属挂发、更换“光荣军属”牌和“革命烈属”光荣牌,开展国防知识竞赛、清明祭扫和烈士公祭等系列活动,大力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和军地军民融合发展意识。
抓好“三个提升”,认真落实双拥优抚政策法规。一是加大投入,提高优抚安置标准。制定出台了8个综合性双拥政策规定和制度措施,建立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退役士兵和军转干部安置、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发放、重点优抚对象“解三难”、军休干部“三项”待遇等全部按照政策规定及时落实到位。二是加大支持,提升部队设施条件。先后投资280万余元为驻军送去空调、彩电等生活用品,安装了电话,接通了宽带网络和有线电视,解决了行路难、吃水难问题;投资200余万元帮助部队建设岗哨楼、图书室、营区绿化、粉刷营房、平整训练场地、新打深水井,实施排污改造和治理营区污染等问题。三是加强协作,提升拥军服务水平。全县建立了优抚安置、国防教育和治理拥军、商品供应、医疗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法律法规咨询和治安保卫服务等六大拥军服务体系,按规定落实了军人军属医疗优先优惠、子女优先入学、免费乘坐公交和参观旅游景点、免收通行费等政策,社会拥军蔚然成风。
立足“三个参与”,拥政爱民活动成效显著。在完成战备执勤、训练演习任务的同时,驻礼部队积极参与地方建设。县人武部积极承担昭陵山和金家沟小流域治理工程,边防学院演习场、陕西武警总队司训队、咸阳武警支队教导队多次出动官兵参加森林灭火救援,县消防队每天巡回各大商场排查安全隐患,武警县中队与驻地开展警民联防联治,维护社会治安。同时,该县各驻军单位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建立了扶贫联系点,先后帮助金家沟村、东峰村、白村、朱页村等整修道路、修缮校舍、治理环境卫生、帮扶孤寡老人和资助贫困学生,为灾区贫困群众送温暖献爱心。此外,该县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驻军积极参加创建“文明卫生县城”活动,军民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校园、和谐社区和非公企业等活动不断推向纵深,双拥在基层活动常态开展,军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成为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