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太白县林下经济助推农民增收
    本报讯(记者 张泰东 刘增璋)太白县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林果、林畜、林药、林游为主体的林下经济,取得了明显成效。
    太白县是全省重点林区县,森林覆盖率达89.5%。林改后,太白县立足县情,提出“生态立县、特色富民”的战略,引导鼓励群众围绕“林”字做文章。
    2007年,胡天清等3户农民在自己的林地试种中药材猪苓获得成功,亩均纯收入12.6万元。
    可观的经济效益,带动和激发起当地群众种植的积极性。全县猪苓的种植,已由2007年的15亩发展到400余亩,种植户由当初的3户发展到30个种植大户和200多个零散户。
    群众种植积极性的提高和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县委县政府每年安排1000万元产业发展扶持资金、2000万元扶贫贴息贷款,组织技术力量编印栽植技术资料,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助推产业的发展壮大。
    今年5月,猪苓市场价格也由当年的每斤20元增长到每斤64元。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全县仅猪苓一项,群众就揽金1.68亿元。
    不仅如此,以杂果和林下养殖为主的林特产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全县干杂果经济林面积达到12.09万亩,养殖土蜂4万余箱,土鸡、土猪5万头(只),雏鸡、草兔、林麝1.27万头,大鲵、细鳞鮭3.66万尾。加之生态游和围绕青峰峡、黄柏塬旅游景区发展起来的“森林人家”的快速兴起,使该县林下经济更添活力。“山顶油松戴帽子,山腰杂果缠带子,山脚蔬菜铺毯子,山间旅客成行子”的林下经济已初具规模。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