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情真意浓润民心
















本报记者 李冀安 王根平
做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县扶贫开发先进单位”、“全县争引资金先进单位”荣誉获得者——洛南县民政局。他们一班人筚路蓝缕,克难攻坚,倾力打造着一个又一个为民惠民的新亮点。“上为党政分忧,下为百姓解困。”洛南县民政局肩负这个神圣而艰巨的使命,洛南民政人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及“三严三实”活动中用辛勤和汗水筑起了一道大民政、大救助、大服务的民生屏障。
以民为本,阳光民政闪亮点
洛南民政局以党的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县委提出的“洛南县红星闪闪标杆化实施方案”、“洛南县责任问效常态化实施方案”、“洛南县社会管理精细化实施方案”、“三严三实”活动为载体,抓党建,惠民生,促发展,通过举办“三严三实”教育促进会、民政业务培训会、低保专项整治工作会等多样化形式为干部充电,给业务鼓劲。
还通过建起9个民政便民服务大厅,设置局机关政务公开、廉政风险体系、办事流程公示栏和党员示范岗,开展“创先争优做表率,服务群众当楷模”活动,评选服务示范股室和服务标兵,确保了惠民服务阳光操作,高效运行。
想民所想,项目民政惠民生
洛南县民政局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促发展,重项目就是重民生”的理念,跑项目、争资金,促发展,使民政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得到改善。
建成了尖角村等13个农村社区服务站,9个镇敬老院提标创星工作凸显成效,7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2个村级老年人幸福院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巡检、三要、景村等新建敬老院项目选址开工紧锣密鼓,争取资金14万元,修建石坡镇纸房村全县首个村级公益性公墓。
高标准建成集救助站、光荣院、福利院、老年公寓、社区服务中心、特教学校6个单位为一体的民政园区,园内有文体健身区域、花园绿地区域、社会福利区域和行政办公区域四大区域板块,民政园区的建成启用,标志着洛南民政步入高效运行的正轨,成为洛南民政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也成为西城区的精品工程之一。
为民解困,务实民政暖民心
洛南县民政局在着力实施社会救助实际工作中时刻把人民群众疾苦忧患挂在心头,落实在日常业务工作中,以保证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为出发点,及时下发临时救助金157.2万元,救济困难群众2720户。
为了确保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动态管理,推行了城乡低保对象申报审批新程序,开展了低保工作专项整治活动,低保管理进一步精细化,年内审批城乡低保对象15956户41320人,发放低保金8164.7万元。同时,积极做好医疗一站式工作,实施医疗救助3661人,发放医疗救助金4120.6万元,有效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20人次。老龄工作先后为1250名65岁以上老人办理了优待证,为24053名老人发放高龄保健补贴2254万元。
在配合省民政厅在洛南开展“两联一包”扶贫工作中,争取省上民政资金和项目倾斜取得成效。在包扶高耀镇龙河村工作中,筹资13万元,建起村级幸福院1个,村级便民桥1座,建水毁河堤3.5公里,这些都为洛南民政救助工作增添了光彩。
为民服务,民政事务遍城乡
按照市县安排,洛南县民政局选派业务干部进行换届辅导,完成了全县第九届村委会换届工作。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完成了80个社团和12个民办非企业年检登记。婚姻登记办理3700对,离婚登记580对。坚持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发家致富,保持了民族团结,维持了宗教和顺。考试安置城镇退役军人65名,为重点和特困优抚对象发放慰问和补助金996万元。
“春雨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民政干部扎实细致的工作妥善化解了该县涉军访、涉保访和涉及民族宗教事务上访,保障了民生,促进了全县改革发展大局和谐稳定。
“民政系民生,忧乐挂心头”。今日的洛南民政,处处彰显出有为有位,蓬勃发展的喜人态势。一项项贴心谋划,一条条过硬措施,一件件惠民实事,一串串实在数字,未雨绸缪,落实有力,洋洋洒洒地诠释着洛南民政人的大爱,搭建起了一座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