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小“微店”与大“心愿”
通讯员 王前锋
“我感觉今年的贴字苹果卖得不错,一个都在3.5~5块钱,最近就给湖南永州一次性发了100多箱呢!”这是富县27岁的大学生村官孙青林近期接受笔者采访时说的话。
孙青林是2010年从湖南大学学习韩国语毕业的,作为家里的独生子,在父母的强烈要求下,他不得不放弃了和同学一块去韩国留学的机会,选择回到家乡寺仙镇的寺仙村,做了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村官。
这时,他一心想要带领果农卖苹果的念头重新燃起。孙青林作为寺仙村的副书记,他一上任就开始对全镇的苹果主导产业进行入户走访群众。
面对果农管理方式粗放,农资市场混乱,苹果销售渠道就靠等果商上门等诸多问题,孙青林便一头扎在了筹办“大学生村官苹果专业合作社”的事情上。经过两年时间的努力,2012年国庆前后孙青林办的包含28户果农、77万元注册资金的“富县恒康高原绿色苹果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小孙这几年确实给我们镇上的苹果产业发展做了不少事,合作社实现年产销苹果1500吨,产值900余万元,通过合作社的辐射带动已经有许多果农自愿入社。”寺仙镇镇长鲁天龙称赞道。
“我去年开始创办的‘生态水果、绿色之路’网上微店,到现在已经有了7万多元的利润。”孙青林介绍他的想法说,“经营微店一年来,我觉得把质量弄好很重要,货到付款,顾客尝过觉得好,自然还会再要,自己的品牌也就闯出来了。此外,我给农业局申报了建200万斤的3个果库,想赶在9月份前把果库建起来,让更多的果农受益。”
“我感觉今年的贴字苹果卖得不错,一个都在3.5~5块钱,最近就给湖南永州一次性发了100多箱呢!”这是富县27岁的大学生村官孙青林近期接受笔者采访时说的话。
孙青林是2010年从湖南大学学习韩国语毕业的,作为家里的独生子,在父母的强烈要求下,他不得不放弃了和同学一块去韩国留学的机会,选择回到家乡寺仙镇的寺仙村,做了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村官。
这时,他一心想要带领果农卖苹果的念头重新燃起。孙青林作为寺仙村的副书记,他一上任就开始对全镇的苹果主导产业进行入户走访群众。
面对果农管理方式粗放,农资市场混乱,苹果销售渠道就靠等果商上门等诸多问题,孙青林便一头扎在了筹办“大学生村官苹果专业合作社”的事情上。经过两年时间的努力,2012年国庆前后孙青林办的包含28户果农、77万元注册资金的“富县恒康高原绿色苹果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小孙这几年确实给我们镇上的苹果产业发展做了不少事,合作社实现年产销苹果1500吨,产值900余万元,通过合作社的辐射带动已经有许多果农自愿入社。”寺仙镇镇长鲁天龙称赞道。
“我去年开始创办的‘生态水果、绿色之路’网上微店,到现在已经有了7万多元的利润。”孙青林介绍他的想法说,“经营微店一年来,我觉得把质量弄好很重要,货到付款,顾客尝过觉得好,自然还会再要,自己的品牌也就闯出来了。此外,我给农业局申报了建200万斤的3个果库,想赶在9月份前把果库建起来,让更多的果农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