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从高考助考看文明进步
车向斌
    时间进入6月,高考的话题成为各地关注的焦点。我省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了教育、公安、交通、食药卫生、环卫等诸多部门一切为高考让路,一切为高考保驾护航所做的工作。更值得关注的是,今年高考,献爱心人数增多,形式多样,这也成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实例。
    相比去年,今年为高考献爱心从内容、形式、参与人数量均明显增多。考生不但可以免费搭乘公交车、出租车,还新增了大学生、社会组织自愿组成的志愿者送水队伍;热心大妈为考生、家长熬制的绿豆汤;药企为其准备的防暑药品。更令人欣喜的是,在渭南市某考点,还有一家饭店为考生精心准备了营养餐……
    这种政府引导、社会各界广泛积极参与、紧密配合,尽心尽力为高考工作让路,为考生奉献爱心的举动,不但表现了国人对知识的尊重、对国家公开公正公平选拔人才制度的认可,更是社会高度文明的体现。
    “高考关系到每个人的命运,能在考生需要的时候帮一把,喝我们提供的一瓶矿泉水,使他们不口干舌燥、心情愉悦地顺利考试,完成他们人生的理想,我们认为很有意义。”渭南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一位志愿者的一番话,说出了众多高考志愿者的心声。
    一句鼓励的话语,一顿免费的午餐,一次精心的呵护,让全社会共同努力,为考生营造出最舒适的环境。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