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富裕路上好风景
通讯员 施禹豪 韩菲 刘浩 记者 王缠卫
2015年初夏,在延安市子长县栾家坪社区十里铺村的蔬菜大棚里,各种反季节蔬菜长势喜人。村民孙久平轻轻按下电钮,大棚上的卷帘机缓缓地转动起来。“自从国网延安供电公司帮扶我们改造线路以后,大棚用电没问题。”老孙喜悦地说,现在十里铺村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和私人粉条加工厂,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这也是国网延安供电公司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
精准发力开启致富之门
十里铺村在革命时期曾是中共后方的兵工厂。村里有居民276户,未成年人和老人占到全村总人数的60%,村民以种地为主,年均人收入不足3000元。“农民脱贫致富离不开可靠电力支持,电网改造升级后,我们都用电磁炉做饭,经济又环保,这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的。”十里铺村主任孙耀明告诉记者。他说,自2012以来,国网延安供电公司对口扶贫十里铺村,他们了解到村里存在电压低、线路老化,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的问题后,立即会同工程设计人员现场实地勘察,提出了解决方案,对帮扶村的低电压电网进行改造。
在电网改造过程中,该公司负责人多次到扶贫村组调研,设计部门三次到现场勘查,为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施工人员连续7天加班加点,提前6天完成了该村的低电压改造任务。
用心扶贫富裕路上好风景
洛川县石头镇南岭固村地处偏低,村级基础设施薄弱,苹果产业、农业生产滞后,传统农作模式依旧是村里主要谋生方式,主导产业不突出,村民收入水平处于全镇中下游水平。
2013年,南岭固村受到强降雨的影响,村里一条长约20米,26户果农必经的生产土路严重塌方,村民们整日提心吊胆走这条路。“要想富,先想路,我们想办法为村民们修路。”在国网延安供电公司的多方努力下,原来4米的土路面被拓宽至8米,对塌方处进行了彻底回填,一条崭新宽阔的道路保障了村民们的正常出行。“供电公司的包建帮扶是真正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有了他们的帮助,南岭固村的明天会更好。”南岭固村书记贺永斌对记者说。
施策扶持帮助村民走上致富路
在黄陵县双龙镇南峪口村,记者和村主任陈三怀、村书记吴二民,走进刚刚建成使用的菌菇种植大棚,陈主任介绍:“自从供电公司的同志对口帮扶以来,他们多次与我们村上商量扶贫的办法,为村民增收致富出主意、找路子。这个菌菇种植大棚就是结合我们村环境特点定下来的,现在已经初具规模了。”
“选准发展路子,对症下药扶贫”是国网延安供电公司开展扶贫工作坚持的根本原则。该公司结合南峪口村实际,从产业结构、自身农业特点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角度,积极给予资金和业务上的扶持,让贫困村真正富了起来。如今,在国网延安供电公司的帮扶下,南峪口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新建的小型文化广场成了大家休闲娱乐的新场所;会议室、办公室里摆着崭新的桌椅、电脑;崭新的柏油路,一排排路灯彻底改变了村子以往夜夜黑的面貌。该公司这一系列的努力受到了黄陵县委副书记、县长孟中华点名表扬,成为其他各行业学习的典范。
2015年初夏,在延安市子长县栾家坪社区十里铺村的蔬菜大棚里,各种反季节蔬菜长势喜人。村民孙久平轻轻按下电钮,大棚上的卷帘机缓缓地转动起来。“自从国网延安供电公司帮扶我们改造线路以后,大棚用电没问题。”老孙喜悦地说,现在十里铺村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和私人粉条加工厂,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这也是国网延安供电公司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
精准发力开启致富之门
十里铺村在革命时期曾是中共后方的兵工厂。村里有居民276户,未成年人和老人占到全村总人数的60%,村民以种地为主,年均人收入不足3000元。“农民脱贫致富离不开可靠电力支持,电网改造升级后,我们都用电磁炉做饭,经济又环保,这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的。”十里铺村主任孙耀明告诉记者。他说,自2012以来,国网延安供电公司对口扶贫十里铺村,他们了解到村里存在电压低、线路老化,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的问题后,立即会同工程设计人员现场实地勘察,提出了解决方案,对帮扶村的低电压电网进行改造。
在电网改造过程中,该公司负责人多次到扶贫村组调研,设计部门三次到现场勘查,为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施工人员连续7天加班加点,提前6天完成了该村的低电压改造任务。
用心扶贫富裕路上好风景
洛川县石头镇南岭固村地处偏低,村级基础设施薄弱,苹果产业、农业生产滞后,传统农作模式依旧是村里主要谋生方式,主导产业不突出,村民收入水平处于全镇中下游水平。
2013年,南岭固村受到强降雨的影响,村里一条长约20米,26户果农必经的生产土路严重塌方,村民们整日提心吊胆走这条路。“要想富,先想路,我们想办法为村民们修路。”在国网延安供电公司的多方努力下,原来4米的土路面被拓宽至8米,对塌方处进行了彻底回填,一条崭新宽阔的道路保障了村民们的正常出行。“供电公司的包建帮扶是真正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有了他们的帮助,南岭固村的明天会更好。”南岭固村书记贺永斌对记者说。
施策扶持帮助村民走上致富路
在黄陵县双龙镇南峪口村,记者和村主任陈三怀、村书记吴二民,走进刚刚建成使用的菌菇种植大棚,陈主任介绍:“自从供电公司的同志对口帮扶以来,他们多次与我们村上商量扶贫的办法,为村民增收致富出主意、找路子。这个菌菇种植大棚就是结合我们村环境特点定下来的,现在已经初具规模了。”
“选准发展路子,对症下药扶贫”是国网延安供电公司开展扶贫工作坚持的根本原则。该公司结合南峪口村实际,从产业结构、自身农业特点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角度,积极给予资金和业务上的扶持,让贫困村真正富了起来。如今,在国网延安供电公司的帮扶下,南峪口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新建的小型文化广场成了大家休闲娱乐的新场所;会议室、办公室里摆着崭新的桌椅、电脑;崭新的柏油路,一排排路灯彻底改变了村子以往夜夜黑的面貌。该公司这一系列的努力受到了黄陵县委副书记、县长孟中华点名表扬,成为其他各行业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