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立足自然禀赋 做强镇巴农业


本报记者 胡汉杰 通讯员 罗碧安 张小涛
魏巍巴山,天蓝水绿,有着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镇巴县,近年来,在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利用境内自然生态优势资源,不断加快和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此,记者就该县如何立足县域实际、如何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及今后农业发展的前景和构想,采访了镇巴县委常委,主管农业的副县长田代禹。
记者:田县长,您好!结合镇巴的地理、生态环境,您对镇巴农业的定位是什么?
田代禹:镇巴县位于陕西最南端,境内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具备现代生态农业得天独厚的发展土壤。近年来,镇巴县立足县情实际,将茶叶、生猪、魔芋三大产业定位为农业主导产业,白山羊、食用菌、中药材、林果业等定位为农业特色产业。如今,全县农业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实践证明我们的产业定位是合理的。
记者:“十二五”以来,镇巴县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田代禹:“十二五”期间是镇巴县农业发展最快、发展质量最高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连续几个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全县紧紧抓住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生产能力这个主线,突出绿色、生态理念,加大投入,真抓实干,现代农业建设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主要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供给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菜篮子日渐丰富。如粮食、油料、肉类、蔬菜产量等指标都在发展环境约束力不断加大、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得到了显著提升。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提高。茶叶、生猪、魔芋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和白山羊、食用菌、中药材、林果业等特色产业迅猛发展。三是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逐步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增长、经营实力持续增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进程加快。四是县域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镇巴茶叶在近年的各类茶事活动中获得金奖40余个,“镇巴腊肉”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农产品品牌成为省级著名商标,“见眼香”牌琥珀核桃仁获得省级名牌产品称号,“定元春”牌汉中仙毫获得杨凌农高会“后稷特别奖”。
记者:“十三五”期间,镇巴县农业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田代禹:习总书记来陕视察时,提出了“五个扎实”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今后,我们将按照“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发展要求,在稳定粮油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上,突出绿色、特色、生态,坚持“多业并举,一业突破”发展思路,重点加快茶产业突破发展。到“十三五”末,力争全县茶园总面积达到15万亩,茶叶产量达到7500吨,实现产值10亿元。同时,我们也将继续抓好生猪、魔芋、白山羊、食用菌(蔬菜)、中药材、林果业等特色产业的稳步发展。
记者:您对镇巴县未来农业的发展有何展望和期待?
田代禹:镇巴作为山区农业县,发展现代农业制约因素不少,但潜力很大,对未来农业发展我们干劲十足、信心百倍。首先,我们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也就意味着我们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还很大。其次,我们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大有可为。我们将在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紧紧围绕“稳农带产业,兴工强支柱,开放促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把镇巴县真正打造成一个特色鲜明、主业突出、农民富裕、生态良好的山区农业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