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百姓的事儿牵着走
——镇巴县新农合事业发展侧记
    住院病人得到良好治疗。

    刘晓庆 记者 胡汉杰
    2014年,镇巴县共有乡村总人口241061人,实际参合人数为234719人,参合率达99.5%,全县共有459323人次得到住院、门诊、慢性病报销,为参合农民报销8476.05万元。参合农民受益面达195.69%。一组组数据显示了该县新农合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该县合疗经办中心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卫生局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以“抓培训、促规范、强监管、保安全”为重要抓手,以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中心,全体人员克难奋进,求真务实,把“服务于民、关爱于心”作为日常工作要求,着力打造工作新亮点,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提升为民服务意识
    为推动新农合这一惠民工程持续健康发展,该县合疗经办中心,深入开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实践及“晒时间、比业绩,争当服务群众好干部”、以“改革、创新、担当”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等活动,强化干部群众奋发图强、追求卓越的竞争意识和知难而进、勇挑重担的责任意识。通过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全体工作人员的思想和理论水平,更加坚定了为民服务的信心和决心,为推动新农合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进大病商业保险
    今年在各级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使一些重特大疾病如各类癌症、尿毒症、白血病等在享受新农合补助后,再依次纳入商业保险、民政救助进行报销,为进一步加强大病商业保险工作的管理,该办出台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商业保险工作的通知》,对大病商业保险工作做了具体安排。通过多方保障以降低家庭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风险,减轻家庭负担,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确保基金安全运行
    全面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督查,重视平时稽查及检查,对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纠正,严格执行同各定点医院签订的《服务协议》,及时纠正医院的违规行为,不断规范医院的合疗工作流程,保障参合患者的权益。
    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次均费用和自付费用的监管,实施“重点监控”制度。定期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数据进行分析、监测,对住院人次超常增多、病种结构异常、费用涨幅过快的医疗机构实行重点监控稽查。加强外伤患者、农药中毒、信访个案的从严核查工作,推进“三合理”工作规范开展。2014年,共组织工作组下乡累计达318余人次,对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稽查面达178%。
    完善新农合制度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全县新农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结合该县新农合工作的实际情况,修订、完善了《镇巴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协议书》。该中心为县、镇、村三级240个定点医疗机构统一制定了新农合门诊补偿程序、单病种标准及住院管理等九项工作制度,并进行规范上墙,新农合制度建设更加完善和规范。
    该中心将不断优化方案和考核机制,保障参合患者利益,加强监管,确保基金安全,完善信息化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及服务水平。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