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跪”着的瓜农
通讯员 冯长涛 记者 陆文杰

   “从定苗掰芽,到授粉坐果,我要给西瓜蔓‘跪’十几次呢。”抚摸着自己种出的大西瓜,阎良区武屯镇御东村村民杨美平动情地说。
    炎炎夏日,满街西瓜。当人们喜享西瓜甜蜜的时候,记者来到阎良区,步入瓜农家,走进西瓜地,看看瓜农的艰辛与喜悦。
    三个瓜蔓一个瓜
    “客商觉得瓜好才会再来。所以,咱一定要保证每个瓜的品质!”“一定要打响咱的品牌!”6月6日上午,杨美平在家里刚送走一个外地客商,村民们就围在方桌前,探讨着种瓜卖瓜的事情。
    御东村有400多户村民,今年种了400多亩嫁接西瓜。眼下,皮薄瓤沙的大西瓜已开园上市。闻讯而来的客商,让村民们喜上心头,也不敢怠慢。大伙七嘴八舌商议着咋样摘瓜装瓜才能不磕碰、保品相。
    “走,去瓜棚看看!”49岁的杨美平和几个村民,领着记者走向田野。6月的瓜棚已揭掉塑料膜,一个个溜圆的大西瓜从绿叶下钻出来,在阳光下展露笑脸。村民们忍不住蹲下身子,把西瓜摸了又摸。杨美平拉出一株三四米长的瓜蔓说:“你看看,这上边一共有3条瓜蔓,但只有一个西瓜。养分很足,咋能不甜?”
    点花就像洗桑拿
    杨美平说,2月份定苗后,瓜蔓长到10几厘米就开始掰芽子,一个叶子一个芽子,一株蔓总共要掰掉几百个芽子。“开始是弯着腰掰,时间长了累得不行,就得跪着掰。”他种了20多亩西瓜,掰完一茬芽子需要一个星期,刚掰完一茬,马上又得掰下一茬。这种“跪”在西瓜蔓旁的艰辛,一直要持续到西瓜基本成熟。
    “我觉得最辛苦的是点花。”站在地边的杨小强接过话茬说,西瓜4月初开花后,大棚里高温40多度,人钻进去就像洗“桑拿”。但是为了不误授粉,每天起码要在这“桑拿室”连续干5个多小时。“干活时汗流得擦都擦不及,走出大棚头都是晕的。”杨小强说:“有时候雌花开了,雄花没开,如果天气不好,就是开了也没粉,咋办?俺们就跪在花边守着。前期早晚温差太大,瓜皮薄会出现裂果,俺们又得开始重新点花。”
    瓜农个个像包公
    “瞧,纹路全打开了,这个瓜熟好了。”杨美平挑了一个十几斤重的大西瓜说,他们嫁接的品种,成熟后在瓜蔓能保鲜15天。
    记者仔细看去,几个瓜农都是脸黑赛包公,胳膊比脸还黑。瘦高肤黑的杨小强穿着拖鞋,满脚是泥。他种了10多亩西瓜,去年买了小汽车。他们说,好几个月在高温阳光下劳作,咋能不晒黑呢!尤其是点花坐果的一个多月里,瓜农们顾不上吃饭,都在大棚里或蹲或跪,不停劳作。霰普选一边碰碰这个西瓜,摸摸那个西瓜,一边自言自语:“要务出好瓜,就得多吃苦。”
    说起庄稼行道,务西瓜远比种麦种玉米辛苦许多,技术要求也更高,但收入远非小麦玉米可比。从瓜农们黝黑的皮肤上,看到的是异常辛苦。但从他们的笑意中,领会到的是收入不菲。
    “来,尝尝这瓜!”杨美平切开大西瓜,请大家品尝。那瓜看上去皮薄瓤红,咬一口沙甜如蜜。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