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是封山育林还是开山毁林?




本报记者 张泰东 文/图
2012年、2013年,国家投资888万元在白河县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南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该县实施的“丹治”封山育林区,有一大型石渣厂在疯狂开山毁林。
现场目击:绿色山梁已面目全非
5月21日,记者在白河县麻虎镇采访发现,位于金银村一组境内有一大型采石场,绿色的山梁已被破坏得面目全非,周边茂密的树木已被铲毁,而在山梁下不到百米处,却矗立着白河县水土保持丹治封山育林崭新的标志牌。
据当地群众介绍,“十天高速”建设时,该采石场就很红火,昼夜不停在生产。如今,该采石场又承担了国道316改线工程的全部石料。“国家投入这么多资金在这里搞水土保持封山育林,而采石场却开山毁林不止,这不是把国家的钱白白扔掉吗?”一位宋姓群众说。
记者调查:工程缩水项目不透明
记者了解到,2012年国家实施的白河县“丹治”南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涉及麻虎镇的康银村、金银村、南沟村和兴坪村,项目建设规模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74平方公里,其中综合治理面积10.97平方公里,生态修复面积16.77平方公里。
记者在项目区走访发现,2013年,该县水保站除在南沟村的二、三组实施坡改粮梯100多亩,在金银村、南沟村修建了部分河堤外,再也没有了解到其他的工程。
康银村的宋书记告诉记者,该项目听说有他们村,但他们村没有实施任何工程。南沟村的冯书记说,他们村2013年栽植的2000颗核桃树,还是从林业局发给兴坪村的树苗中要了一点点。
就白河县南沟小流域治理工程,一些村干部和村民认为,近几年,国家的惠民工程比较多,涉及的部门单位也比较多,但工程不透明。30万元以上的工程县上实行工程招投标,工程队来到村上进行工程施工,具体工程量是多少,干部群众不知情,施工队干完活就走了,干多干少无人知晓,缺少监督。一位镇干部也认为,有些工程,部门直接插到村上进行施工,镇上对工程的内容也不了解。实施的工程不透明,这样易造成工程缩水,偷工减料现象,成为工程建设的一大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