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05版
从丝路起点实现人生梦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教学就业工作记事
    学生在第六届“亚龙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中获奖。
    教学楼。
    化学实验课堂。
    电子电工实验课堂。
    学生荣获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
BR>    学生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获奖。
    美国圣马丁大学校长一行来院访问。
    全国十佳舞蹈作品《胡杨》。
    学生在西安创富实践家青年创业大赛中获奖。
    学生被微软公司评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工程师全球最有价值的工”。
    陕西省优秀教师潘鼎坤教授。
    就业实习基地。
    就业洽谈会现场。

   本版组稿记者强辉
    奋斗历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联合社会力量以新机制、新模式于2004年创办的全日制本科院校。
    学院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位于南二环东端,西安高新技术东开发区幸福林带南段,南眺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北临举世闻名的明代长安城墙,东依景色怡人的浐灞生态园。学院占地面积六百余亩,距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雁塔校区三公里,交通便利,环境优雅、风格别具。学院建有高标准的教学楼、公寓楼、图书馆、餐饮服务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计算中心、室内外运动场、多媒体教室及实训基地。其中,各类实验室拥有仪器近1800套,可独立完成80余种基础实验和相关专业实验;万兆带宽专用光纤直通母体学校,共享教育资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是一所以土木建筑类学科为特色,以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体,兼有艺术等学科的教学型本科院校。学院设有建筑与艺术、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信息与控制工程、材料与矿资工程、冶金工程、经济贸易等8个系,37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000余人。教职工960人,其中专职教师近70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60%。学院积极推进学科建设,面向社会需要开展科研工作,现有省级重点精品课程1门,省部级科研21项,省级教改课题12项,主(副)编教材16本,出版学术专著15部,省级以上科研获奖22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自成立以来,秉承“以生为本、和谐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坚持“高起点、严要求、懂理论、强实践”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精心打造“华清大讲堂”等综合素质教育平台,不断创新、精勤育人。华清学子在各级各类竞赛中,累计获得国际竞赛大奖6项,全国竞赛大奖7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省级竞赛大奖400余项。2010年,学院舞蹈学专业学生表演的群舞《胡杨》取得了全国顶级专业舞蹈赛事——中国舞蹈荷花奖大赛“十佳作品奖”,这也是陕西省自全国舞蹈“荷花奖”设立以来所取得的最高荣誉;2012届建筑学专业学生在2011西安世园会展园方案设计竞赛中荣获杰出奖,是全球共八名获奖者中唯一的大学生团队;2011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被微软公司评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工程师”,自上世纪90年代迄今,全球仅有3000余人获此殊荣;2012年,摄影专业学生拍摄的纪录片《造云的山》在第18届上海“白玉兰”电视节上荣获“最佳导演”、“最佳摄影”两项大奖,同年在德国荣获第55届莱比锡纪录片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是中国首位获得该国际奖项的在校大学生;2013年12月,自动化专业学生在第五届“亚龙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该竞赛是由住建部高等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唯一全国性赛事。近年来,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考研上线率保持在17%左右,毕业生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的声誉。
    学院不断拓展境外合作交流的深度与广度,先后与美国圣马丁大学、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美国爱达荷大学、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台湾世新大学、台湾南开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平台,深入开展联合培养、学术交流、短期研修、暑期夏令营等多种项目,先后选派百余名师生出国、出境进修,借鉴先进办学经验,拓宽师生国际视野。
    2012年,学院成为同类院校中首批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陕西省学位委员会有关文件精神,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经考核合格,颁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授予学士学位证书。
    学院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自2013年起,学院全部专业在陕西省升入二批本科招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为把学院建设成为结构合理、质量稳定、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而奋斗。
    合作交流
    交流学校:
    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美国圣马丁大学、美国爱达荷大学、英国诺森比亚大学等。
    新西兰联合理工学院、台湾世新大学、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台湾南开科技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
    交流模式:
    (“2+2”双学位学习本科期间的前半段在我院学习,后半段在合作学校学习,符合条件者颁发两校文凭。
    (一学年或一学期专业学习赴合作学校进行短期专业学习,所修学分全部或部分替代我院对应专业相应学期的应修学分。
    (短期文化交流利用寒暑假期与友好学校进行学生间的短期互访交流,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校园文化。
    学院亮点
    全国同类院校中首批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陕西省同类院校中首家全部专业在陕升入二本招生
   连续三年蝉联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全国独立学院排行榜”西北第一
    教学设施
    学院建有高标准的教学楼、公寓楼、图书馆、餐饮服务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计算中心、室内外运动场、多媒体教室、实训基地及实验室。
    其中实验室建有物理、力学、化学、电子电工等基础实验室;有土木及土木扩展、建筑及建筑扩展、机械及机械扩展、电子及电子扩展等认知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其他教学设施有高标准的语音教学中心9个,多媒体教学中心60个,计算机中心4个及网络中心等。
    就业工作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把就业工作视为学院的“生命线”工程,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链接。学生就业呈现地域分布广、涉及行业多、签约层次高的特点。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培养体系,培养一专多能、一本多证的社会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实践环节,提升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开拓就业市场,建立实习实训与就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基地,自2011年起我院已与北京首钢建设公司、天津二十冶建设公司、新疆巴州勘察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签订了就业基地、实习实训基地协议。积极举办校内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及专场招聘会,与中冶集团、中建集团、首建集团、海螺集团、酒钢集团、陕煤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建立紧密校企关系,充分利用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等,为毕业生搭建广阔就业平台,创造优质就业环境,开辟绿色就业渠道。
    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加强毕业生形势政策、职业道德、适应社会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扎实工作、诚实守信、立志成才的信念。积极支持鼓励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三支一扶、预征入伍、大学生村官等国家基层项目。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连续达90%以上,毕业生考研上线人数位居同类院校前茅。
    学子风采
    学院把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作为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方面,坚持以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为龙头,以科技类社团为依托,以科技创新竞赛为抓手,确保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建筑学专业张海涛、严昆、全星的作品在西安世园会展园方案设计竞赛中表现出众,获得最高奖——“展园设计方案竞赛杰出奖”,是全球八个获奖者中唯一的在校学生团队。
    建筑学专业王海洋在IDA国际设计师协会举办的第二届国际设计师大赛中获金奖。
    建筑学专业王瑞超获全国绿色建筑“一级学士”荣誉称号。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黄锐贤、杨光、宋昱的作品“筑之梦”荣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三等奖。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丁一凡在西安市首届创富实践家青年创业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并获50万元创业基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马睿连续三年获“微软全球最有价值专家”称号,并应微软集团总部邀请赴西雅图参加“微软全球最有价值专家”峰会,其翻译的著作《VMware站点恢复管理器管理实践》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张飞虎、牛海龙、白东东、李鼎、朱才龙共同设计制作的“奔跑的桌椅”凭借其巧妙的机构设计获得第六届“非凡士杯”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赵光元、王超宇、王洪波同学共同设计的“藏于地下的桌椅”荣获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陕西赛区一等奖。
    自动化专业学生罗曲、张小东、刘珂娜、杨章良4位同学荣获第六届“亚龙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一等奖摄影专业朱宇、刘治峰拍摄的纪录片《造云的山》在上海“白玉兰”电视节国际纪录片单元、德国莱比锡纪录片与动画片国际电影节、加拿大国际电影节中斩获大奖。
    舞蹈表演专业学生编排的《胡杨》在中国舞蹈“荷花奖”大赛中荣获十佳作品奖及优秀组织奖,是陕西省自全国舞蹈“荷花奖”设立以来所取得的最高荣誉;舞蹈《狼图腾》在第二十四届“校园之春”陕西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舞蹈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学院团委被团省委授予“2012年陕西省学校共青团工作优秀单位”、“2013年陕西省五四红旗团委”、“2013年全省高校共青团工作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单位”、“2014年度陕西省高校共青团工作优秀单位”称号。
    联系方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招生办公室
   电话:029-82628201 029-82628205
   传真:029-82628205
   网址:http://zs.xauat-hqc.com/
   信箱:xjdhq@126.com
   地址:西安市幸福南路109号
   邮编:710043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