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舞起农业这条龙
——访扶风县副县长王小龙
    王小龙(右)慰问贫困群众。

    记者 张恒 强晖
    道路干净卫生,田野生机盎然,清香沁人心脾,青果惹眼醉人,好一派美好的田园风光。5月27日,记者来到了佛指圣地扶风县,采访了主管农业的县委常委、副县长王小龙。
    记者:扶风目前的农业县情是什么?
    王小龙:扶风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西部、国家关天规划发展核心区,是宝鸡市的东大门,佛教名刹法门寺和《诗经》中描述的古周原所在地。全县辖8镇169个行政村,面积720平方公里。约有耕地60万亩,人口45万。其中农业人口39万人,是全省农业和旅游大县。这样的县情决定了农业始终是作为县委县政府一项主要产业。
    记者:在海升千亩矮砧苹果示范园,记者听说培育优质果子是县上“五大工程”其中一项,请问什么是“五大工程”,扶风县在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的思路与规划是什么?
    王小龙:“五大工程”就是:粮食稳产,果业提质,畜牧增效,蔬菜扩面,苗木优育。粮食方面,利用国家级小麦良种繁育示范区土质、水肥条件优势,全县每年粮食产量稳定在28万吨左右;果业方面,把苹果、猕猴桃作为果业发展的重点,比如计划在法门镇姚家村建立千亩矮砧苹果示范园。规划到2020年,全县果树面积达到40万,其中苹果30万亩,猕猴桃8万亩,杂果2万亩。
    为此,县财政每年拿出近1000万元用于支持现代果业发展,对群众村组连片发展果树面积50亩以上,苗木及打坑、栽杆都免费提供,每年新建果园面积3万亩,目前果树已经达到28万亩;畜牧业方面,扶风也是全省生猪大县,每年基本出栏生猪60多万头,计划到2020年,每年出栏生猪稳定在100万头,像阳晨牧业扶风公司,现已建成一个花园式的生猪扩繁场,年出栏生猪10万头;蔬菜方面,新增蔬菜2万亩,蔬菜总面积达到五万亩以上。
   总之,五大工程,就是倾力打造“稳粮、优果、强畜、扩菜、兴苗”五大特色品牌。
    记者:扶风县在建立特色农业强县时,推进“五化建设”,这“五化”具体是指啥?
    王小龙:一是农业产业化。按照“公司(市场)+基地+农户”的基本组织形式,大力发展以产业化经营为纽带的优势特色农业,扶持培育红果、同兴、华夏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发展培育鑫良、阳晨、广宏等龙头企业转型升级;扶持培育金珠圣女果、齐优果菜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发园、硕丰等农民合作社扩大影响;扶持培育今麦郎;发展休闲农业。二是农业标准化。着眼现代化发展方向,积极推进科技兴农工程,实现对农产品质量的全过程全方位监测,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农业园区化。加大各类农业园区建设力度,把特色产业向优势生产区域集中,促进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扩规模上水平提效益。四是农业品牌化,围绕精品果业,生态养殖,休闲农业等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原则,打造本土品牌,比如“阳晨富硒猪肉”“乡党牛肉”“宏马辣椒”等。五是农业组织化,按照“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和规范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塑造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大力扶持壮大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确保农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切实保证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记者:听说扶风去年的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
    王小龙:扶风城镇居民收入去年接近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736元,比上年增长12.6%,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速2.5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速快,表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现,这会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比如天度镇,扶风最北边沿山的镇,近年来由于苹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昔日贫穷落后的山区人,现在家家户户盖起宽敞、漂亮、舒适的新楼房。
    谈起扶风的农业,王县长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听得我这个做了多年农业报道的记者也只有不停做笔记的份儿。眼看午饭的时间已过,由于王县长下午还得去宝鸡市参加一个重要的农业会议,我不得不握手道别,“农业县长可真忙呀!”。王县长不乏幽默道:“春季花海一片,夏季麦浪滚滚,秋季硕果累累,冬季孕育希望,让大伙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这就是我们基层干部为之奔波的不竭动力。”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