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露脸不俗农产品








记者逛了5天西洽会,每天都有新的发现,从衣食住行,从农工商游多个方面,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今天给大家说说我们陕西展区里那些新奇事儿。
南郑:能生吃的大米,每斤卖260元!
在汉中南郑县展区,记者看到不少人在围观品尝大米。陕西翠草碧叶公司的销售经理马占山手里拿着一罐大米,正在给南来北往的人介绍着,他热情地招呼大家品尝未煮熟的生大米,好奇心驱使下大家纷纷抓几粒白亮细长的生大米咀嚼起来,入口有股大米特有的清香味儿,一会儿便像是化到口中,留下满嘴的香味。
马经理说,他们这种有机富硒大米,基地在汉中市南郑县黄官镇一个依山傍水的偏远地方。公司严格按照有机农业种植要求,完全采用人工种植方式,实施手工拔草、稻田鸭除虫、家牛耕地等天然低碳方法,保证了大米的原生态、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生长状态。他们生产的富硒、有机、高钙、无糖大米,被誉为“天下第一大米”,成功进军美国市场,以每斤260元的价格卖进美国国会长期使用,为中国大米的品质和声誉在世界上赢得了一席之地。
大荔:沙苑黄花菜,神奇冬虫草,为民增收两个亿
在大荔展区,记者遇到大荔县招商局的2名年轻小伙子在照看着摊位,不时有逛会的群众拥过来。来观看和购买的以黄花菜最为火爆。
黄花菜又名忘忧草、萱草、犹如冬虫夏草。大荔黄花菜主要产于沙苑一带。这里土质肥沃松软,排水性能好,极宜黄花生长。大荔黄花针长、色佳、肉厚、味香、营养丰富,配以荤菜香而不腻。
国家商标局正式受理大荔县黄花菜促销协会的“大荔县黄花菜”地理标志商标的注册申请,此举意味着“大荔黄花菜”将继“韩城大红袍花椒”之后成为渭南市第二个国家商标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进一步的法律保护。
近年来,大荔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壮大黄花菜种植这一特色产业,目前大荔黄花菜栽培面积已达5万余亩,总产量1000万公斤,产值超过2亿元,为西北地区第一生产大县。
杨凌:农科城的本香猪肉进军高端市场
在本届西洽会上,杨凌本香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也大火了一把。该集团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已经形成了“饲料生产——种猪繁育——商品猪养殖——猪肉深加工——肉食品连锁专卖——有机肥生产”一条龙的本香生猪产业化发展模式,建成了“从源头到终端”完整的安全猪肉产业链,并确立了本香“标准化生产、服务三农、健康为民”的事业目标。他们按照“统一种猪、饲料、防疫、技术培训服务、标准、收购、销售”的“七统一”原则,与农民建立饲养收购合同关系,在实现生猪产业化的同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本香集团的解经理告诉记者:“我们集团老总燕君芳非常重视每年的西洽会,我们连续多年参加西洽会,展出的生鲜肉、肉丸等产品广受参会者喜爱,前来品尝和购买的人真的是太多太多了,今年西洽会上,公司每天售出的肉丸就有150余袋。”
吴堡:空心手工挂面产值达到2000万元
在陕北榆林市的吴堡县展区,记者见到了现场制作的手工空心挂面。制作人是吴堡县张家山镇高家塄村的挂面加工户张斌夫妇,摊位前被围得水泄不通。镇党委书记王德烽也不断地向群众推介。
据了解,吴堡县的手工空心挂面曾经在《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一夜走红祖国的大江南北。吴堡县中小企业局局长周明春介绍说:“央视播出我们的空心挂面后,县上便抢抓这一大好机遇,全力扶持乡镇和农户大力发展手工空心挂面生产,目前全县已新发展250多户,总户数达到313户,产能达到每年3000吨,总产值达2000多万元。”
西洽会上的人流慢慢地散去了,可全省各地的这些富有特色、引人注目的参展产品和项目,却久久地萦绕在记者心头,但愿这些企业和农户能乘着西洽会暨丝博会的强劲东风,增产增收,奔向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