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掌声响起 声声不息














本报讯(记者 强晖 陈新涛)5月22日下午,由农业部,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农业厅承办的“一带一路”旱作农业研讨会暨项目对接会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大会由陕西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栓虎主持,副省长冯新柱代表陕西省政府致辞讲话,来自国际国内的多位在旱作农业方面的专家代表畅所欲言,畅谈新时期旱作农业方面的新现状,新思路。
冯新柱副省长在致辞中说,陕西是华夏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旱地面积占到全省耕地的三分之二。多年来,我省依托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区,面向市场需求,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在旱区农作物品种培育、农业高效节水、生态修复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出访哈萨克斯坦提出共同打造“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彰显了中国与亚欧各国开展战略合作,谋求共同繁荣发展的意愿和信心,为加强农业合作与技术交流注入了强劲动力,为共同打造现代农业合作经济带,提供了难得历史机遇。举办这次旱作农业研讨会暨项目对接会,是促进各国各地区农业发展的共同需求,必将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提升合作水平、促进互利共赢,重铸现代“丝绸之路”的灿烂与辉煌。
会上,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和陕西省农业厅签订了《关于共同实施农业对外合作战略的谅解备忘录》,陕西星火集团、西安众天食品公司和杨凌乐达生物科技公司等三家公司与中亚四家公司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或意向书。
随后的旱作农业研讨会上,来自农业部、联合国粮农组织、加拿大等国家组织的代表分别发言,畅谈旱作农业的应对之策。陕西省农业厅厅长白宜勤作“立足省情发展旱作农业,突出优势培育主导产业”的收尾发言,他表示,陕西地域南北狭长,是旱作农业省份,发必须发展特色农业,推行适水种植,推进农牧结合,突出“蓄水、保水、节水”,提高自然降水和灌溉用水利用率,是陕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