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有井没电该找谁




没有抗旱用的变压器,500多亩玉米旱成了“绳子”。去年秋,临潼区交口街办安屯村庙门组70岁的徐师傅就此去了街办5次。可时至今日,问题依旧。5月18日,再提此事,他难掩激动:“再不换变压器,今年一样没收成。”
群众:干着急没办法
庙门组共有70余户,417口人,650亩地,其中有520亩水浇地。去年秋季大旱,该组变压器只能维持生活用电,不能负荷抗旱,本组的深水井成了“样子货”。
“玉米是争晌哩,没有水根本就不行。”5月3日,该组一位50多岁的妇女说,当时全村人急得眼里“冒火”,就是没办法。只见老徐站在渠梁上一个接一个地打电话。听人说,他给区长把电话打通了,变压器很快就能换上。结果,到收玉米时还没有更换。没有水,玉米只有半人高,收割机收不住,干着急没办法。
老徐:群众办个事咋这么难
“只要能让玉米浇上水,我不怕丢人,我都70(岁)了,怕啥!”老徐说,他家有10亩地,全家的收入大部分都要从地里“刨”。区上2012年给他们组打了眼130米的深水井,交由本组徐全胜负责,当时用电依靠徐家组的变压器,然而考虑到本组用电负荷,徐家组群众拒绝了其用电请求。这样一来,庙门组外电不能接,自有的变压器又负荷不起抗旱,至此,徐全胜一气之下,外出打工了。
从去年7月份开始,老徐和村上张增录一起找街办,第一次,他们口头向街办副主任王飚反映了有关情况,王副主任让他们先回。第二次,街办通知村上干部将他们再次叫到街办,王飚副主任问,黄向华副主任负责记录,并告诉他们会将有关情况反映给电力部门,让回去等通知。但直到8月份也没见上边来人。第三次,他们找到街办,王副主任一席话让老徐喜出望外,他告诉老徐,有希望了。但自此后,又没下文。第四次,他们再次找到街办,王副主任态度发生变化,他叮咛老徐,不要给区长乱打电话。第五次,王副主任索性将滩张供电站站长的电话号码给了老徐,让他自己联系,老徐按照号码打过去,第一遍没人接,第二遍接了后,对方说打错了。
此后,老徐再也没了法子。旱情不减,但没见任何一个干部再过问此事,老徐不仅心声感叹:群众办个事咋这么难!
街办:有事去找供电所
5月5日,记者来到交口街办,曾负责接访的王飚副主任电话中说,此事他们已经反映给供电所了,供电所申请也递交了,有啥问题可以找供电所。并强调,他们已经将该做的工作做了。但问到是否对问题进行跟进,为何问题没有解决时,他便要挂电话:“具体你去问张所长。”
供电所:再次递交申请
5月6日,交口供电所张所长当着记者面打了份申请表,并说,他将再次给上边递申请,但能不能获批,只有局里说了算。
张所长说他见过老徐,将情况也了解了,第二天就给滩张供电站报了申请。他也曾经派人问过,但并不清楚为啥没有获批。记者试图求证之前张所长和老徐的谈话内容,他却表示不愿多谈。
供电局:将派人实地查看
6日上午,西安供电局临潼分局办公室王主任表示,主管领导及有关科室同志不在,三天内给记者回复。8日下午,王主任说,已将情况反映给了主管领导,他们将去实地勘察,待有关情况综合后,再做决定。他还特意跟记者要了老徐的电话,表示将会尽快联系。他证实,此前未接到交口供电所有关变压器增容或移位的申请。
几天的采访,相关领导都说对群众的问题很重视,也都说自己及时将情况移交或反映了,该做的工作已经做了,但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如果问题能及时得到妥善解决,或者不能解决,能给群众一个具体的解释,相信群众不会反复去找有关部门或者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