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让更多的人实现致富梦”
——汉中市汉台区副区长杨厚军访谈录
    副区长杨厚军(左三)与基层干部亲切交谈。

    本报记者 姚远
    在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踊跃进军三农领域时期。汉中市汉台区如何把现代农业推向更高阶段,尽早实现老百姓的共同富裕?5月8日,本报记者采访了汉中市汉台区副区长杨厚军。
    “汉中的优势是水、空气和温度,还有满眼的绿色。”杨厚军侃侃而谈。近年来,汉台区美丽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城郊型、服务性休闲农业初具规模。河东店村、牡丹园、华都生态园创建成省市级休闲农业示范明星村、示范园,为打造升级版农业创造了良好条件。休闲观光体验农业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当下旅游的热点,汉台区可以凭借地域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杨厚军说,农村改革不断被激活,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已经有很多社会主体投资进入到农业和农村,他们的带动,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向二、三产转型,加快了现代农业“接二连三”的步伐。汉台的中园园区由建筑业转型为农业,并不断发展壮大;春雨公司由单纯的农业生产向农产品深加工和休闲观光体验农业转型,迈出了一产向二、三产深度融合。通过全产业链发展,鼓励经营主体搞多种经营,延长产业链条。这样一来就会大幅度提高农业附加值和创业就业渠道。
    “汉台的优质粮油加工企业总体不错,涌现出一批省、部级品牌。但我们的生产条件和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杨厚军认为,汉台区要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仍然需要加大资金整合,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和科技支持力度,使新型农产品和高科技服务落地生根。还要强化品牌战略意识,充分发挥“褒河蜜橘”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的引领作用,加强“汉中大米”、“佬玉米”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产品宣传推介,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品牌知名度。农副产品附加值提高了,还必须要有市场,有了市场、完成了销售,才能实现良性循环。
    杨厚军说,解决向市场要效益,虽然环节很多,但最有效的是要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实体和网络互动来占领市场,“我们的百盛园区,做娃娃鱼深加工,在网上营销娃娃鱼,一斤售价达到近千元,比市场上的娃娃鱼价格翻了很多倍。”
    采访中,杨厚军谈到,新型经营主体就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要以市场为主体,新型营销体系建设则要求政府主动发力,市场积极介入。比如建好的过街楼蔬菜批发市场,一年十几个亿交易额;多联水果批发市场,一年七八个亿交易额,这些都是政府搭建平台,通过市场积极参与,将产业做大做强。
    “无论是农业产业化、农业园区发展还是对产业链条的延伸,都离不开大量资金来支持。”杨厚军说,要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捆绑、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方式,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样就会出现很多新的分工,产生很多新的劳动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链条分工上来,让更多的人早日实现致富梦想。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