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一喷三防”保丰收
眉县
本报讯(记者王根平)针对近期小麦病虫害高发期,眉县组织三个专业化机防队,深入小麦项目区,展开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截至5月5日,全县防治面积13万亩,占小苗种植面积80%。
今年,眉县小麦种植面积18.1万亩。由于三、四月持续阴雨,小麦条锈病扩散、蔓延,赤霉病、蚜虫、吸浆虫发病率高于往年。针对这一情况,农技中心在“五一”期间,抽调12名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督促、指导、协助做好小麦一喷三防工作。随后,三个具有专业化技术防治队正式启动,在常兴镇的汶家滩村、马家村、郭河村,全面实施整村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示范带动全县小麦一喷三防。县农技中心依托国家统防统治示范项目,及时将一喷三防药剂发送到涉及百亩攻关示范田、千亩示范方的渭北19个行政村。确保今年小麦的全面丰收。
华阴
本报讯(迪超记者刘晓林朱博武)5月11日,记者从华阴市了解到,今年该市种植的19.9万亩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已全面完成,累计使用各类一喷三防药剂20.6吨,价值120余万元。
据悉,今年以来,该市高度重视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抢抓小麦扬花抽穗至成熟的关键时期,全面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工作,确保夏粮增产丰收。为确保此次“一喷三防”工作取得实效,该市制订了详细的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市级、镇级、村级三级小麦病虫信息共享系统,强化监测预报;采取责任到人、指导到户、落实到田的措施,加大技术指导和服务,让种植户充分了解到小麦“一喷三防”技术及喷防的紧迫性,并做到不留工作死角、不留喷防盲区。同时,对重点区域进行二次喷防,全力促进小麦正常生长期的灌浆,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本报讯(记者王根平)针对近期小麦病虫害高发期,眉县组织三个专业化机防队,深入小麦项目区,展开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截至5月5日,全县防治面积13万亩,占小苗种植面积80%。
今年,眉县小麦种植面积18.1万亩。由于三、四月持续阴雨,小麦条锈病扩散、蔓延,赤霉病、蚜虫、吸浆虫发病率高于往年。针对这一情况,农技中心在“五一”期间,抽调12名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督促、指导、协助做好小麦一喷三防工作。随后,三个具有专业化技术防治队正式启动,在常兴镇的汶家滩村、马家村、郭河村,全面实施整村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示范带动全县小麦一喷三防。县农技中心依托国家统防统治示范项目,及时将一喷三防药剂发送到涉及百亩攻关示范田、千亩示范方的渭北19个行政村。确保今年小麦的全面丰收。
华阴
本报讯(迪超记者刘晓林朱博武)5月11日,记者从华阴市了解到,今年该市种植的19.9万亩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已全面完成,累计使用各类一喷三防药剂20.6吨,价值120余万元。
据悉,今年以来,该市高度重视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抢抓小麦扬花抽穗至成熟的关键时期,全面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工作,确保夏粮增产丰收。为确保此次“一喷三防”工作取得实效,该市制订了详细的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市级、镇级、村级三级小麦病虫信息共享系统,强化监测预报;采取责任到人、指导到户、落实到田的措施,加大技术指导和服务,让种植户充分了解到小麦“一喷三防”技术及喷防的紧迫性,并做到不留工作死角、不留喷防盲区。同时,对重点区域进行二次喷防,全力促进小麦正常生长期的灌浆,确保夏粮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