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宜君
财政助力地膜玉米增产增效
    本报讯(记者 陈强 通讯员 田晓鹏 郭延平)沿210国道一路北上,进入宜君县境内,公路两侧的玉米梯田层层叠叠,在光影的辉映下,呈现出流光溢彩、灿如银河落九天的奇观,吸引了诸多南来北往旅客的目光,这是中国美丽田园——哭泉旱作旱作梯田呈现出的唯美农事景观。
    作为宜君第一大优势主导产业,该县1993年在地膜玉米种植技术取得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就开始大力示范推广地膜玉米种植。说起地膜玉米种植的好处,该县高级农艺师杨帮民说:“地膜种植能够增温保墒,有效解决宜君高寒山区玉米不能正常成熟的问题,同时单产效益也能大幅提升。但成本较高,农户难以接受。”
    为了排除农民种植地膜玉米的种种顾虑,宜君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强政策宣传,包片领导干部、农技人员经常利用下乡时间宣传地膜玉米种植的优势和进行田间技术指导,发动亲戚朋友率先种植地膜玉米,进行示范带动;加大地膜玉米种植财政补贴宣传力度,进一步落实地膜、种子、肥料等财政补贴政策,每亩地膜玉米可享受项目资金和种粮补贴201元,农民种植地膜玉米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从2010年起,宜君县争取到财政部旱作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之后,每年安排项目资金400万元用于地膜玉米种植补贴和发展,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机播技术,加强地膜玉米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植地膜玉米水平;扶持玉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为广大种植户解决玉米种植、销售等环节遇到的困难;利用地膜玉米景观和区位优势,2015年县财政整合项目资金,对“中国最美旱作梯田”核心景区进行了包装推介,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从而也带动了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
    截至目前,全县种植玉米36.7万亩,其中山区适生地膜玉米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宜君地膜玉米2012年、2014年连续两次刷新了渭北旱地春玉米亩产最高纪录,2014年地膜玉米平均亩产超900公斤,较平墒玉米亩均增加304公斤,全县地膜玉米增产30400吨,农民增收6080万元,为我省旱作农业、高产创建树立了高产典型样板。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