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擎起现代农业这面旗
——访旬邑县副县长房晓飞
    房晓飞(左一)在马栏镇指导退耕还林工作。

    本报记者 姚骏骊 通讯员 燕晓锋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以来,我省各级政府抓早动快、积极行动。作为农业大县的渭北旬邑,是如何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精神,加快农业创新及农业现代化建设,并对今后农业发展有何设想?为此,记者采访了旬邑县主管农业的副县长房晓飞。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旬邑县近年来农业的发展基本情况。
    房晓飞:承载着让13亿人吃饱穿暖的“一号使命”,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经济社会活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行了战略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
    作为农业大县,我们始终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为核心,全力加快果、畜、粮等特色产业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去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48.7亿元,增长1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41元,增长13.5%。全县粮食总产17.67万吨,苹果总产值15.6亿元。旬邑县现有省、市级农业产业化15户,规模以上农业企业固定资产总额4.8亿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85家,会员2万多人。
    记者:旬邑县在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县)一业,壮大县域经济等方面做了哪些成绩?
    房晓飞: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近年来,旬邑县先后建成了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48个,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38个,农业部“一乡一品”示范乡镇1个。无公害苹果、蔬菜种植规模达到80%以上。建成了土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7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完成了家鑫、海红、智恒等4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评审工作,初步建成家庭农场14个。 
    另外,旬邑县不断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加快农机现代化建设步伐。截至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1.06万千瓦,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62万台,配套农机具3895台(件),联合收割机74台,大中型拖拉机722台,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51.7%。
    在20个行政村开展了农村集体土地、农村承包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村房屋、农村林地的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完成了20个行政村“五权”调查摸底、造册登记等工作。
    记者:下一步,旬邑将如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房晓飞:今年,我们将继续突出产业富民,增加农民收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突出苹果产业、烤烟产业和高效经作业、畜牧业、劳务经济的“一强一大三支柱”的发展;突出项目带动,增强发展后劲,狠抓农田水利项目、林业生态项目、村道硬化项目、扶贫开发项目、移民开发项目、外资外援项目和农业机械化项目工作,进一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突出体系构建,提升工作合力。
    积极构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市场营销网络体系、涉农资金监管体系、部门协作共管体系,形成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的合力;突出安全防范,维护农村稳定。重点要抓好防汛、防火、防病、防假、防访、防事故“六防”工作;突出城乡统筹,发展社会事业。积极实施“工业反辅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建立农业融资机制,加快新农村推进力度,加强民生事业建设,发展小城镇建设,深化农村改革,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记者:请您谈谈旬邑县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方面的发展目标?
    房晓飞:农民增收致富过上小康生活,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工作目标。我们要在果业上大做文章,加快建设现代果业标准化示范园,推进果业现代化进程;我们将实行项目资金配套和政府补贴双向拉动,盘活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鼓励引导群众发展规模养殖,继续建设百万头生猪大县工作任务。
    在蔬菜发展上,我们以发展反季节蔬菜、瓜果、花卉等为重点,以培育大棚蔬菜生产基地村、种菜大户为突破口,促进大棚蔬菜迅速发展;在粮食生产上,大力推广“五项技术”,努力使粮食生产连续实现新突破。
    同时,我们要充分挖掘区域比较优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并依托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集中培育主导产业,加快壮大规模农业,稳步推进设施农业,使全县农业特色产业渐成规模。不断壮大农业产业规模,实践土地的集中承包、竞标承包、业主承包等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重大项目的实施,提高土地规模经营水平。完成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明晰林地产权,搞活林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要坚持把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来抓,帮助龙头企业解决土地、税收、信贷等方面问题,加强对重点龙头企业联农户、建基地、拓市场的指导,促进一批龙头企业的快速崛起,使之成为推动旬邑农业经济发展的引擎。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