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泥蛋蛋”成了“钱串串”
城固成为“中国元胡之乡”
    本报讯(通讯员 单庆华 陈晨)连日来,城固县董家营、上元观等镇元胡主产区,随处可见打着遮阳伞采挖元胡的群众。该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通过扩规模、建基地、提效益,把产业优势明显、市场前景看好的元胡作为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优质元胡生产基地,有力促进了传统农业升级转型。目前,全县元胡种植面积已达8.5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70%,预计总产值达5.3亿元,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元胡之乡”。
    该县地处秦巴之间,素有“天然药库”之称。汉江以南大部分镇村沙壤土面积大,加之生态条件与元胡原产地十分相似,非常适合元胡生产。1972年该县从浙江大量引种,至今已积累了40余年的栽培经验。由于元胡生产具有生长周期短、管理简单、经济效益高等特点,群众种植积极性高,种植区域和规模呈逐年扩大趋势。该县全力推进GAP认证工作,选育优良品种,加强对元胡种植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健全元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逐步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形成种植、加工、科研与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推进元胡产业做大、做深、做精。县上以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销售一体化、管理现代化为总思路,定期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进行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保证了元胡生产质量。
    为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该县自2003年起扶持白云制药公司在董家营乡建立元胡GAP生产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建起1000亩元胡示范种植基地,聘请10多名技术员,经过3年的技术攻关,解决了元胡霜霉、枯萎病等技术难题,制定出元胡SOP标准操作规程,指导当地农户规范化种植,使该县元胡品质明显提升,经药检机构检验完全符合药店规定,农药残留及重金属含量已符合出口标准。为帮助农户扩大销售渠道,该县依托城固农业信息网、城固宣传微信微博等平台,采用“互联网+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客商”模式,建立网上销售桥梁。同时,在三合镇建立元胡交易市场,逐渐形成了种植、加工、科研、销售一体化的格局。“像这样的鲜元胡,每天都能挖70多斤,市场售价6.5元,预计今年能收入2万元。”4月27日,城固县董家营镇董家营村肖艳平一边采收元胡一边对笔者说。“我都种元胡18年了,今年一共种了20多亩,每亩能挖鲜货将近1千斤。”看着新采收的元胡,董家营村43岁的元胡种植户徐刚喜笑颜开。如今在城固,越来越多的农户通过种植元胡走上了致富之路。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