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安康现代农业在崛起
——汉滨区大同镇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纪实
    成丰科技葡萄园。
    龙泉食用菌业。
    大同镇王镇和向记者介绍葡萄产业发展情况。
    大同镇姜沟社区。

    记者 李孝清 通讯员 刘潇
    阳春时节,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记者来到了位于秦岭大山深处的月河川道——汉滨区大同镇现代农业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粉红的樱花,挂穗的葡萄,万亩核桃源,一袋袋刚露头的香菇,一排排整齐漂亮的楼房,仿佛走进了世外桃园,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在这国家级贫困山区里,有着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农业园区。
    几年来,该镇紧紧围绕农业产业优势发展现代农业,按照“规划合理、用地集约,规模做大、产业聚集、功能配套、利用高效”的战略部署,始终坚持抓点示范、龙头企业引领,以优质粮油、设施蔬菜、食用菌、特色养殖、经济林果等,推动示范园建设,实现产业集中化,农业现代化。
    目前,已建成汉水兄弟特种鱼繁育基地、安康成丰科技现代农业、德烈经济林果、龙泉食用菌业、安康景都苗木花卉等5个示范园区,园区的建成促进了该镇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核桃产业鼓腰包
    安康德烈经济林果园,流转土地5000亩,主要以核桃、油桐、白皮松和魔芋为主导产业的万亩林果园,经过4年多的努力,现已形成规模、初见成效,实现企业盈利,农民增收的双重效益。
    在龙头企业的引领下,带动发展了以江沟、水利、新湾、老湾、金马沟、园河、庙垭、夹河等8个行政村的种植大户,发展连片经济林果园1.1万亩,解决当地劳动力500余人,实现人均增收1000元。
    香菇菌袋创增收
    大同镇龙泉村王万斌,是地地道道的当地农民,几年前,他看好了香菇市场,及时申请并投资发展大同镇龙泉食用菌业,流转土地30余亩,建大棚68个,年种植香菇菌100万袋,年纯收入可达80万元,农民务工收入40余万元。
    日前,他已种植香菇菌25万袋,每天可上市销售香菇一到两吨。同时,他还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30多户,仅种植香菇让农民增收100多万元。
    绿色产业兴经济
    安康成丰科技现代农业园,在该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2500万元,流转土地1000亩,以瓜果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实现了规模化经营。
    目前,种植大棚西瓜800亩,葡萄200亩,年收入超过1000万。葡萄是以优良品种下黑、巨峰为主,年产量达30万斤,总收入200万元,解决当地农民就业50余人,给农民增收1000元以上。
    名贵花卉壮旅游
    2013年4月,该镇借第十七届西洽会之机,招商安康景都苗木花卉园,引资2亿元,先后流转土地1000亩,建成以名贵花卉苗木繁育为主,集观光、休闲、住宿、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生态园。目前,该生态园现已投资300万元,建成名贵花卉苗木650亩,主要栽植紫薇、桂花、樱花、海棠、红叶李、红叶石楠等10多个品种70余万株;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50余人,农民增收100多万元。
    据悉,2015年该园区将继续扩大栽植规模,引进日本红枫、美国红枫、北美海棠、金丝楠木等10余种约40余万株的名贵花卉苗木栽植,栽植面积350亩。
    在发展生态农业园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相继建设住宿、餐饮、游泳、垂钓等配套设施,将大同镇打造成具有陕南特色的生态旅游观光品牌。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