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他为工程心操尽


高浪舟 贺龙 本报记者 王缠卫
张周红是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一名工程项目经理,他为了750千伏西安南变电站工程创国优、争鲁班,已经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从腰椎间盘突出到被确诊为双侧股骨头坏死后,他仍然不离开工地。长期以来的执拗和坚持,他被国网公司授予“2014年度劳动模范”荣誉。
剑出鞘 立奇功
张周红,1987年从电力技校毕业到陕送公司,从事变电站电器安装工作。二十多年他一直在施工一线,热心于钻研变电施工的各项技术、各项工艺,对电器安装的各个环节都了如指掌,对送变电的行业特点都了如指掌,对手下弟兄们的脾性都了如指掌。
2010年,45岁的张周红被委任为750千伏乾县变项目经理。期间,他控制大局面的能力异常凸显,施工措施、工艺流程、安全质量、后勤保障等,无一不举重若轻,掌控到位。磨砺已久的宝剑终于出鞘,张周红从此成为该公司变电专业年龄最大却最有闯劲的项目经理。2011年,陕西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有序启动。张周红负责陕西首座110千伏智能变电站——铜川柳湾变电站。项目不大,项目类型和施工流程、工艺却是富有挑战性的第一次。张周红守在铜川4个多月,带领大家克服了工艺流程迥异、施工经验缺乏的重重障碍。不但如期安全投运,而且一举为该工程争得省公司质量管理流动红旗、综合管理流动红旗两项荣誉。工程结束,张周红瘦了二十多斤。
2012年±500千伏宝鸡换流站年度检修是国网公司首次对直流系统的全面检修。该项目设备多、任务重、时间紧,安全质量目标要求严格,陕送公司也因此投入200名检修人员。在如此大规模的“闪电战”中,张周红被委以重任,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能力,妥善解决施工组织、机械调配、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出色完成任务,为陕送稳固承接直流检修任务奠定了扎实基础。
抗重任 追卓越
2014年被授命750千伏西安南变电站电气安装工程项目经理时,张周红已经49岁。在项目经理普遍年轻化的当今,面对如此重大、艰巨的工程任务,陕送公司仍对这位综合实力最强的老将委以重任。管理大工程,只抓安全、质量、技术的管理已经远远不够,而比这些更复杂、对现场影响更大的是人员的管理,而这正是一员老将的经验和潜能所在。西安南项目设计有国内最长的750千伏GIS母线,争国优、夺红旗、创鲁班是公司的质量目标。张周红知道,现场施工管理的一切都应该为这个大目标服务。
自从进入现场,张周红就把工地当成家,几乎没有离开过现场。在他的带领下,项目部责任分工明确,人员敬业,安全质量管理井井有条。张周红认为他自己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采取全方位措施,让一百多名工人干得心里舒坦。
“把每个职工都当成一家人,想其所想,急其所急。”工地上的工人多来自长安区农村,几辈人跟随陕送公司搞电力安装几十年,已经成为技术最熟练、配合最默契的一帮人。张周红早已将他们当弟兄一样看待。赶工程、管工程的同时,无论谁家有事,他都特别关照。不管谁家有红白喜事了,他都会把项目部的关怀送到。
张周红就是这样,让大家感受到实在的关心,把百十人的心凝聚到一起,造起温暖和谐的氛围。正是他的贴心关怀,才换来了施工高峰期与长安人一年一度的“过会”冲突时,没有一个长安人从现场离开的感人画面。
“不管是谁,都把咱西安南当自己的事儿在干。”诚如他所说,没有感人的场面,这份深沉的感动只有用心感受。这就是张周红,知天命却不服天命的陕送人,为建工程心操尽,执拗地在一个个工程上竖起陕送的铁军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