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她让刘家河村“活”起来


本报记者 陈强 通讯员 田晓鹏 张宝军 文/图
通讯员史她,一个法学专业的宝鸡眉县女子,2010年考上了村官,一脚踏进了山城宜君的山沟沟——太安镇刘家河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青春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改变贫困农村落后面貌的华丽乐章。她就是刘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康丽丽。
刘家河村辖三个村民小组,68户236口人,村虽是移民搬迁新村,但产业发展滞后。康丽丽的到来,给了群众新的期盼。“这娃朴实得很,一上任,就一直吃住在村委会,农闲时间开展调研、熟悉村情、了解民意;农忙时间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干活,完全把自己变成了我们村的一员!”村上的老党员刘海义告诉记者。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和思索,康丽丽和村干部结合村上人均耕地少、山水多的现状提出了发展大棚蔬菜、地膜玉米密植栽培、核桃经济林、养羊的种养结合的发展道路,得到了村民的一致拥护。
说干就干,她利用村委“两室”积极开展政策宣传,举办产业技术培训,并且自掏腰包购买了电脑,安装了宽带,让村民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掌握种养殖技术。她还牵头成立了刘家河村新圆蔬菜专业合作社,在网上联系买家,由村上统一批发出售,解决了卖菜难的问题。2011年,康丽丽成功当选为村主任,同年,她也和宜君小伙喜结连理,把自己变成了一名地道的宜君人。
康丽丽觉得,群众不仅要腰包鼓起来,还得精神生活丰富起来。她争取资金,为村上翻新了文化广场,建起了图书室,牵头成立广场舞队、篮球队等,农闲时间带领群众健身娱乐,坚持下午约村民来村委会看书、下棋等,唱响了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让刘家河村“活”了起来。今年,她成功当选为村支部书记,成为该县唯一的“书记主任一肩挑”的农村大学生村官。
五年来,康丽丽团结村“两委”班子,实现了刘家河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4365元到2014年的7920元的转变,她本人也先后被评为铜川市第二届“十佳大学生村官”,陕西省第四届“大学生村官创业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