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坚守大山奉献光明
——记国网公司特等劳模、宝鸡公司秦岭输电运检班班长周红亮

    柴永杰 贺龙 本报记者 王缠卫 文/图
    他是一名普通的巡线工,负责巡视的线路90%都位于秦岭大山深处。20年来,他几乎每天都要徒步翻越大山,累计高度相当于200多座珠穆朗玛峰;他始终把电网安全稳定和千家万户的光明记在心间,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地坚守在巡线保电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近年来,他先后获“国网特等劳模”、“中国好人”、“陕西好人”、“陕西雷锋职工”等荣誉;他的事迹连续3年登上央视,他所在的班组,也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他就是宝鸡供电公司秦岭输电运维班班长周红亮。
    吃苦——他为乐
    “薛龙,你今天巡视的线路地形复杂,我和你一起去吧!”“史占远,这两天山上气温低,硖石汉线那块我怕有问题,我陪你去看看!”在工作中,周红亮总是吃苦在前,带着班组员工一起奋战。
    1996年,周红亮来到宝鸡公司秦岭输电运维班成为一名巡线工,这是供电公司最辛苦的岗位之一。他所在班组负责着秦岭大山深处19条35~110千伏输电线路以及全国首座融冰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2006年,他通过竞聘当上了秦岭输电运检班班长。他们班位于海拔2200多米的秦岭深处,几十年来如一日扎根大山,为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以及凤县、汉中地区150万人供电提供了有力保障。
    问他“苦不苦?后悔不?”他却憨厚的笑着说道,“只要我所负责的线路没麻达,那就是我的自豪!”
    奉献——他甘愿
    “孩子他爸,东西都带齐没?山上路滑,注意安全……”妻子边帮他整理着总也洗不净的工作服边说道。每次他上班,妻子总是要多看几眼,因为他这一走就又是几个月。
    巡线工的辛苦常人难以想象。在寒风凛冽的严冬,他们在人迹罕至的秦岭深处,趟着过膝的雪,巡视线路、除冰保电;在酷暑难耐的夏日,他们爬上热得可以烫熟鸡蛋的铁塔,维护线路、处理故障……
    2008年年初,罕见的冰雪灾害对线路造成严重威胁。周红亮带领全体班员顶着大雪连夜赶赴秦岭巡线、排查故障。汶川地震期间,周红亮和班员不顾余震的危险,翻越一座又一座高山,对杆塔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消除了地震对电网设备造成的隐患。
    今年春节,当周红亮正在一基基杆塔下记录着数据时,妻子却没敢告诉他,孩子的高烧已经持续几天,父母的“老寒腿”又开始了……
    创新——他争先
    周红亮不仅能吃苦、肯奉献,而且善于创新,以他名字命名的“周红亮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创新成果履传捷报。
    《线路引流小弧垂测量仪》《遥控式电动分流器》《10吨绝缘子多功能闭式卡具》《输电专业标准巡视防护装备》……其中多项成果不仅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有4项获得了国家专利。
    为了避免在巡线过程中受到马蜂伤害,周红亮研发了“防蜂帽”,如果在巡线途中不小心触碰了马蜂窝,可以立即将“防蜂帽”的丝网放下,就能完全制止马蜂袭击,这在宝鸡公司得到了广泛应用。
    2014年,在330千伏段家变停电综检期间,马营、汤峪等地区110千伏线路负荷骤增,部分耐张杆塔接点发热。周红亮带领工作室成员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研制出了《耐张杆塔遥控式电动分流器》,有效地降低了接点温度,保证了电网安全运行,此项成果也正在申报国家专利中。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