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朱家湾的“幸福经”
    本报记者 崔福红 通讯员 索卫锋 徐英
    “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还要感谢我们村的侯百锁书记。”提起村上的变化,三原县朱家湾村村民王菊香感慨道。据了解,几年前王菊香家里还是靠天吃饭,在侯书记的带领下,她家栽植了10亩核桃,地里有了经济收入,农闲时可以外出打工,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是什么让一个小家庭在短短几年变化如此之快?4月5日记者采访了该村党支部书记侯百锁。
    朱家湾地处黄土坡塬地带,水电路一直是困扰村上发展的难题,侯百锁当选书记后,通过“一事一议”拉赞助、群众集资等方式,先后筹资400余万元,修整生产路4公里;新修村组道水泥路10公里,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新建供水点2处,铺设自来水管网5公里;新修“U”型渠3公里;完成全村10公里电网改造……这一切改变,点燃了群众发家致富的新希望,也为村上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朱家湾位于渭北“旱腰带”四十里塬坡最东端,境内无地表水资源,大部分耕地灌溉困难,针对如何脱贫、踏上富路的发展难题,侯百锁带领全村上下,提出建设“万亩蔬菜基地”、“万亩杂果基地”发展规划,理清了村上的发展思路。2014年以来,侯书记和包抓干部一起,从田间到农户,从农户到田间,逐户做群众思想工作,为群众免费供应核桃树苗25000余株,全村共种植核桃880亩,协调打机井3眼,72小时不离地头灌溉树苗。他还引导村民发展蔬菜50余亩、养殖专业户21个,年创收1200万元,人均纯收入一举突破万元大关。村上老干部任景森逢人便夸村里的侯书记作风过硬,为村民群众服务吃得了“苦中苦”,受得了“气中气”。
    此外,侯百锁还从抓教育入手,先后为村上小学新建教工宿办楼18间,硬化师生活动场地2000平方米,操场800平方米,硬化门前路面670米,安装安全监控器1套,配备篮球杆1套,乒乓球桌2套,改善了朱家湾村的教学条件。同时,新建村级活动室2处,硬化文化广场3个,总面积3100平方米,购置健身器材和文体设施3套,组建了村上锣鼓队、秧歌队和自乐班,农闲时节或逢年过节,为村民文化娱乐找到了好去处。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