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祭奠英烈 缅怀忠魂
——三原县清明节公祭烈士仪式暨红色渭北颂宣讲活动侧记
    烈士后人代表团宣讲《红色渭北颂》。
    革命后代、烈士后人在纪念碑前合影。
    小学生合唱团。
    烈士黎子炎之子黎启向三原县赠送书法作品。
    三原县委书记孙景宏致辞。
    活动现场。
    武警战士在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

    本报记者 武德平 杨梅 通讯员 王琮 马军 徐英
    又是一年清明至,芳草绿野有飞花。4月3日上午,阳光普照着三秦大地,渭北平塬上红色的旗帜在风中哗啦啦地摇曳着。沿着宽阔的马路,记者一行跟随红色宣讲团的队伍们,来到三原县烈士陵园,参加由陕西省红色文化研究院、陕西省三秦儿女红色讲师团、中共三原县委、三原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清明节公祭烈士仪式暨红色渭北颂宣讲活动。
    沿途中,三原县委宣传部部长乔恩平介绍说:“参加本次公祭活动的有来自省委组织部、省委党史研究室、咸阳市委、市政府、市委组织部、市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领导,还有三原县全体县级领导、全体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学生代表,共600余人。同时,我们还特别邀请了杨虎城、刘天章等烈士后人,刘志丹、习仲勋、贾拓夫等革命家后人,三原县的烈士后人、革命家后人以及老战士代表等50余人,再加上现场的群众,大约有1000余人参加。”
    上午九点,大家来到了烈士陵园。此刻,风在读着碑文,泪在写着追思。公祭仪式在三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肃的主持下,井然有序地拉开了帷幕。三原县委书记孙景宏用他那低沉而浑厚的嗓音,无比虔诚地宣读着公祭祭文。祭文中说:“三原是一个革命老区,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在清明节前夕我们隆重举行公祭活动就是为了牢记历史,珍惜现在,激励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先烈伟业、团结一心,始终以42万三原人民的福祉为重,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扎扎实实推进改革发展,奋力在新的起点上,推动三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接着,全体人员激情饱满地高唱国歌,向革命先烈鞠躬、默哀、敬献花篮,并在烈士陵园纪念碑前宣誓,渴望传递一炷香火,表达着对先烈的崇高敬意和沉痛哀悼。同时,烈士黎子炎之子黎启向三原县赠送“全民抗日强民心,爱国精神驻国魂”等书法作品。公祭活动之后,陕西三秦儿女红色讲师团开展以《红色渭北颂》为主题的爱国主义宣讲,革命烈士和革命家后人集体朗诵诗歌《渭北颂》;通过《陕西第一位共产党员——刘天章》《渭北革命群众的领袖——黄子文烈士》等一系列主题,满怀激情地宣讲,真实地再现了当年发生在渭北革命根据地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在场的来宾。
    随着三原县学生代表合唱团60多位孩子们上台,在合唱的《踏着先烈留下的脚印》音乐声中,烈士陵园的公祭活动告一段落。
    忆往昔峥嵘岁月,渭北革命如火如荼。三原地处关中腹部,地势平坦,地理位置优越,境内原隰相望,沃野千顷,具有四通八达的交通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同时,三原发达的文化教育也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三原的早期传播。1925年12月,三原建立了渭北地区第一个中共特别支部。以习仲勋、乔国桢、黄子文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于1931年5月创建渭北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我党在西北地区创建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
    回忆起当年艰难的革命岁月,早期革命家黄子祥的女儿黄景兰痛苦地闭上了眼睛,摇了摇头说:“在那个动荡的白色恐怖时期,父亲总是早出晚归,母亲带着孩子们隐姓埋名,东躲西藏。每到夏收时节,都要与国民党军队虎口夺食,十几岁的孩子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每天打着瞌睡帮大人们干活。”她说,父辈们的智慧、坚忍不拔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为我们后辈敬仰和传承。
    随后,全体人员来到了三原县陵前镇三胜村,瞻仰“渭北革命根据地烈士纪念碑”,并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在围绕纪念碑参观之后,74岁的刘西伟老人已是热泪盈眶,他说:“先辈们为了革命事业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现在国家对革命先烈的工作很重视,今天有机会来到他们战斗过的地方,我感到特别地激动与自豪!”
    在现场,70岁的刘吉安老人向记者讲述了他的父亲刘仁杰的革命故事。这个打入国民党内部的“红色卧底”,在三原即将解放的黎明时刻,被叛徒所杀害。47年来刘氏家族为寻找并证实父亲的“卧底”身份,走过一段漫长而崎岖的历程。他感慨地说:“凡是为人民做过有益事情的人,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凡是为革命牺牲的人,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不会忘记!还原历史的真相,成为我的一种责任,就是要把他们的革命精神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大家听得非常投入,思绪仿佛定格在了几十年前的血与火的历史印痕中。
    抚往惜今,追思先贤。渭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陕甘红军互相策应,成为陕甘武装斗争的重要地区和前哨阵地。根据地群众为陕甘红军、渭北游击队和中共陕西省委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经费。渭北革命根据地从建立到失守,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却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陕北革命根据地、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特殊而重要的贡献。习仲勋同志在回忆渭北革命根据地斗争时说:“渭北苏区是陕甘建立的第一个苏区。渭北苏区的开辟,为红二十六军的创建,为照金和南梁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培养了干部,输送了力量。”
    清明时节雨纷纷。在活动结束后返回的路上,天下起了雨,我们的心头却涌上一股股暖流。没有昔日的浴血奋战,何来现在的万里江山。我们寄托哀思,缅怀英烈,接过先烈火的接力棒,用他们那不朽的革命精神来激励鼓舞每一个人。
    (摄影:黄焕丁丁)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