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谋最大的,干最强的,做最好的!
本报讯(记者鱼玉军)4月6日,记者从榆林市获悉,今年,该市将按照省农业厅建设陕北果菜大产业、打造有机农业板块的要求,大力发展山地苹果和大漠蔬菜等高效生态农业,推广果畜、菜畜、粮畜结合的发展模式,实施一系列大手笔规划,全力推进榆林农业现代化。
榆林市市长陆治原指出,榆林市农业现代化已进入全面启动阶段,榆林将制定系统的实施方案,力争通过五至十年的努力,使榆林市农业发展基本实现现代化。特别是以主导产业发展为抓手,在稳粮、强畜、扩果、优菜、提油上下工夫,进一步优化种植产业结构,做强做大优势特色产业。
在高效生态农业方面,榆林今年将新建以山地苹果为主的各类果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万亩;新建大漠蔬菜基地40万亩,推广榆阳、定边白泥井、靖边黄家峁大漠蔬菜发展模式和绥德薛家峁玉米套种西甜瓜高效农业模式;启动无定河流域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振兴油料产业,加大蓖麻、油葵、花生等传统油料基地建设力度,培育黄芥、胡麻等特色油料品种,建成油料生产基地60万亩。同时推进循环高效生态农业,推广果畜、菜畜、粮畜结合的发展模式,建立合理轮作、绿肥还田、秸秆还田等循环农业耕作制度。
对于新型经营主体,榆林将重点发展家庭农场,培育经营规模100~300亩的粮畜、果畜、菜畜结合的家庭农场500个,扶持市场营销、储藏加工、机械化作业、病虫害防治为主的农民合作社100个,打造在休闲观光、特色种养、农事体验、传统工艺加工等方面基础好的示范村100个,样板村10个,提升园区20个,新认定产业发展好、示范带动强的省级园区5个,市级园区10个。
围绕农产品品牌战略目标,榆林将重点打造马铃薯、小杂粮、红枣、大漠蔬菜、山地苹果、羊肉和优质油料等区域公共品牌,发展以电商为主的物流新业态,建设市级农产品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培育和认定50个农产品电商示范县乡、示范基地、示范店等现代电商主体。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坚持实体店和网络店“两条腿走路”,开展“榆林特色优质农产品走进北京、西安等大城市”的展销活动,打造榆林城市新名片。
榆林市市长陆治原指出,榆林市农业现代化已进入全面启动阶段,榆林将制定系统的实施方案,力争通过五至十年的努力,使榆林市农业发展基本实现现代化。特别是以主导产业发展为抓手,在稳粮、强畜、扩果、优菜、提油上下工夫,进一步优化种植产业结构,做强做大优势特色产业。
在高效生态农业方面,榆林今年将新建以山地苹果为主的各类果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万亩;新建大漠蔬菜基地40万亩,推广榆阳、定边白泥井、靖边黄家峁大漠蔬菜发展模式和绥德薛家峁玉米套种西甜瓜高效农业模式;启动无定河流域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振兴油料产业,加大蓖麻、油葵、花生等传统油料基地建设力度,培育黄芥、胡麻等特色油料品种,建成油料生产基地60万亩。同时推进循环高效生态农业,推广果畜、菜畜、粮畜结合的发展模式,建立合理轮作、绿肥还田、秸秆还田等循环农业耕作制度。
对于新型经营主体,榆林将重点发展家庭农场,培育经营规模100~300亩的粮畜、果畜、菜畜结合的家庭农场500个,扶持市场营销、储藏加工、机械化作业、病虫害防治为主的农民合作社100个,打造在休闲观光、特色种养、农事体验、传统工艺加工等方面基础好的示范村100个,样板村10个,提升园区20个,新认定产业发展好、示范带动强的省级园区5个,市级园区10个。
围绕农产品品牌战略目标,榆林将重点打造马铃薯、小杂粮、红枣、大漠蔬菜、山地苹果、羊肉和优质油料等区域公共品牌,发展以电商为主的物流新业态,建设市级农产品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培育和认定50个农产品电商示范县乡、示范基地、示范店等现代电商主体。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坚持实体店和网络店“两条腿走路”,开展“榆林特色优质农产品走进北京、西安等大城市”的展销活动,打造榆林城市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