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子长良种培育助推马铃薯产业发展
    本报讯(何洋记者王宏海)素有“中国马铃薯之乡”的子长县,为提高马铃薯种植的科技含量,专门组建了延安市首家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负责全县薯业的发展规划,马铃薯脱毒良种的引进、繁育、推广和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填补了全市不能生产试管苗和原种的空白,实现了马铃薯产业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从根本上解决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第一“瓶颈”问题,近年来,子长县先后筹措资金1493万元,全力推进马铃薯良种工程,目前已先后有3个马铃薯新品种在该县成功选育出并推广,累计推广面积26万亩,为农民增加收入3.4亿多元。其中,青薯九号是第一个淀粉含量超过22%的马铃薯品种,也是该县种植面积最大的马铃薯品种;克新一号是延安市第一个马铃薯品种,累计推广25万亩。在进行马铃薯原种繁育过程中,该县按照统一供应原种、统一搭建网棚、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购贮藏、统一品牌销售的标准,已初步形成了培育瓶苗、温室繁育原种、网室繁育原种、大田扩繁一、二级良种的马铃薯脱毒良种繁育体系,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通过发展马铃薯良种产业,广大农民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2014年,子长县马铃薯产业总产值占到了农业总产值的43%,农民人均从马铃薯良种产业中获益1900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截至目前,共种植马铃薯26万亩,其中,早播覆膜和间套种植5000亩,大垄沟种植10万亩,引进脱毒良种600吨,生产马铃薯35万吨,实现薯业总产值5.3亿元。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