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秦岭野外生存大熊猫345只
本报讯(雍严格 蔡琼 记者 王缠卫)3月25日,记者从省林业厅公布的我省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成果报告中获悉,截至2012年5月,陕西秦岭地区野外生存大熊猫约345只,种群数量与第三次调查相比增长26.4%,为全国最高;大熊猫种群总体状况稳定、富有活力,种群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10只,为全国最大。
据悉,本次调查范围涉及我省5市11县(市、区)的63.65万公顷范围,完成2404条大熊猫调查样线、573条植被样线的外业调查。同时,开展了同域动物、大熊猫栖息地周边社会经济、干扰状况、保护管理、圈养种群等调查,共收集到大熊猫生境记录13411份,发现2004条熊猫实体及痕迹信息。本次野外调查,采取大部队集中分区的组织形式,有效避免了由于大熊猫个体位移带来的重复计算。
调查结果显示,我省野生大熊猫主要集中分布在秦岭中段南坡,在北坡及西段有少量分布。分布范围东起宁陕县太山庙乡,西至宁强县青木川镇,南起宁强县青木川镇,北至周至县厚畛子镇,涉及4个市的8个县23个乡镇,分布区横跨长江、黄河水系。截至2012年5月,全省大熊猫栖息地面积由10年前的347864公顷增加到360587公顷,其中75.66%的面积适宜大熊猫生存;潜在栖息地面积由第三次调查时的258667公顷减少为244601公顷,其中41.67%的面积为大熊猫适宜生存区域。另外,秦岭地区共获得535份大熊猫DNA样品,成功鉴定出178只野外大熊猫个体,占全国获得数量的53%,为大熊猫遗传基因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据悉,本次调查范围涉及我省5市11县(市、区)的63.65万公顷范围,完成2404条大熊猫调查样线、573条植被样线的外业调查。同时,开展了同域动物、大熊猫栖息地周边社会经济、干扰状况、保护管理、圈养种群等调查,共收集到大熊猫生境记录13411份,发现2004条熊猫实体及痕迹信息。本次野外调查,采取大部队集中分区的组织形式,有效避免了由于大熊猫个体位移带来的重复计算。
调查结果显示,我省野生大熊猫主要集中分布在秦岭中段南坡,在北坡及西段有少量分布。分布范围东起宁陕县太山庙乡,西至宁强县青木川镇,南起宁强县青木川镇,北至周至县厚畛子镇,涉及4个市的8个县23个乡镇,分布区横跨长江、黄河水系。截至2012年5月,全省大熊猫栖息地面积由10年前的347864公顷增加到360587公顷,其中75.66%的面积适宜大熊猫生存;潜在栖息地面积由第三次调查时的258667公顷减少为244601公顷,其中41.67%的面积为大熊猫适宜生存区域。另外,秦岭地区共获得535份大熊猫DNA样品,成功鉴定出178只野外大熊猫个体,占全国获得数量的53%,为大熊猫遗传基因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