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听广播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我还是个涉世不深的小孩子,正在家里独自玩耍,对门的伙伴告诉我:“听说饲养组里有洋戏匣子,里边正在说话唱戏哩,咱们快走去看看到底是真是假。”洋戏匣子没人还能说话唱戏,世上还有这么稀奇古怪的事?我怀着半信半疑的想法,蹦蹦跳跳地去看个究竟。
到了饲养组,只见男女老少已经密密麻麻地围了一大堆人,连70多岁的马大婆也拄着拐杖听唱戏来了。我追寻着广播的声音望去,只见在那“瘟神庙”的房檐下,悬挂着一个木头匣子,旁边有一根铁絲引到木匣子里面,原来说话唱戏的声音是从那里传出来的。从此后,不管寒来暑往,我一有时间,就和小孩子们成群结伙地到饲养组听广播。
1964年,我们村里通了电后,县上给家家户户安上了有线广播,从此结束了到饲养组听广播的历史,我对广播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们不但听戏曲,而且还听新闻,更重要的是能听天气预报。在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这为农业生产、春种秋收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1975年,我参加了治理黄河工程建设。由于文化生活贫乏,下工后整天无所事事,看见别人听收音机的悠闲样子,心里十分羡慕。后来,我省吃俭用,从别人手中购买了一台二手收音机,虽然看起来陈旧了点,但却能收听到更多的新闻、戏曲、文艺等丰富多彩的广播节目。到了上世纪的80年代,当时单田芳、刘兰芳说的评书《三国演义》、《杨家将》在收音机里热播,每到中午12时,那故事情节随着说书人的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绘声绘色的播讲,吸引我们围在收音机旁,聚精会神地去收听,把吃饭时间都忘记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梦想已变为现实。如今炕头一坐,便知晓天下大事,影视、戏剧、小品、信息应有尽有,任意挑选,享乐无穷,听广播已成为对过去温馨岁月的美好记忆。
到了饲养组,只见男女老少已经密密麻麻地围了一大堆人,连70多岁的马大婆也拄着拐杖听唱戏来了。我追寻着广播的声音望去,只见在那“瘟神庙”的房檐下,悬挂着一个木头匣子,旁边有一根铁絲引到木匣子里面,原来说话唱戏的声音是从那里传出来的。从此后,不管寒来暑往,我一有时间,就和小孩子们成群结伙地到饲养组听广播。
1964年,我们村里通了电后,县上给家家户户安上了有线广播,从此结束了到饲养组听广播的历史,我对广播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们不但听戏曲,而且还听新闻,更重要的是能听天气预报。在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这为农业生产、春种秋收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1975年,我参加了治理黄河工程建设。由于文化生活贫乏,下工后整天无所事事,看见别人听收音机的悠闲样子,心里十分羡慕。后来,我省吃俭用,从别人手中购买了一台二手收音机,虽然看起来陈旧了点,但却能收听到更多的新闻、戏曲、文艺等丰富多彩的广播节目。到了上世纪的80年代,当时单田芳、刘兰芳说的评书《三国演义》、《杨家将》在收音机里热播,每到中午12时,那故事情节随着说书人的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绘声绘色的播讲,吸引我们围在收音机旁,聚精会神地去收听,把吃饭时间都忘记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梦想已变为现实。如今炕头一坐,便知晓天下大事,影视、戏剧、小品、信息应有尽有,任意挑选,享乐无穷,听广播已成为对过去温馨岁月的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