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改革创新担当实干精准扶贫全面发展
打牢基础 抢抓机遇
略阳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多年来,略阳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党委总揽、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项目整合、资金捆绑、整乡推进、连片开发”的扶贫工作思路,通过大力实施扶贫开发项目,打下了较强的扶贫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前十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5.6亿元,先后启动建设扶贫重点村129个,完成扶贫移民搬迁2816户11439人,农户实施“一建三改”15376户,建立贫困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41个,启动建设整村推进扶贫移民示范村6个,实施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村118个,累计有4.35万贫困人口基本实现脱贫(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上)。经过新阶段前十年的扶贫开发,略阳县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明确目标 科学推进
按照新一轮扶贫对象识别认定和建档立卡摸底情况,略阳县初步确定扶贫重点村96个,低收入贫困户16165户,贫困人口55824人,全县扶贫工作依然任务艰巨,任重道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略阳必须紧抓扶贫攻坚政策机遇,突出
重点,精准扶贫,对症下药,科学施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略阳县扶贫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是:继续坚持一个方向,把握两个基调,抓住三个重点,突出四个注重,实现五大突破。坚持一个方向就是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不断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把握两个基调就是改革创新和担当实干。一是改革创新。立足县情实际,结合扶贫特点,继承和发扬新阶段前十年扶贫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以改革的精神不断创新,按照略阳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不折不扣地推进新十年全县扶贫开发;同时牢牢抓住并用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各项政策机遇,在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增加贫困农户收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上取得新成效。二是担当实干。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扶贫事业是穷人的事业,是破解该县三农难题的有效举措,必须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新农村建设规律、扶贫开发规律,以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敢于担当,实干苦干,力求做到扶贫对象不脱贫实干力度不减弱,人民生活不小康担当精神不减退。抓住三个重点就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增加贫困农户人均收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必须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一是改善基础条件。坚持把改善农村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放在扶贫开发工作的首要位置,结合正在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秦巴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项目,统筹安排好项目与配套资金,因地制宜地推进中省集中连片开发,力促全县农村基础条件有一个大的改善。二是扶持主导产业。把扶持产业发展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按照全县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布局,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扶持以杜仲为主的中药材,以核桃为主的干果业,以乌鸡、生猪为主的畜牧业三大优势产业,积极发展食用菌、烤烟、蔬菜、蚕桑四大区域项目,壮大龙头企业,扶持农户发展,不断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三是提高发展能力。坚持把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以农村适龄劳动力为主要对象,创新形式,突出抓好扶贫“雨露计划”招生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力争到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5万人次贫困户实用技术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4万人。到2020年,完成10万人次的实用技能培训,全面构建起县镇村三级扶贫信息服务网络,提高农村信息化扶贫水平,转移农村劳动力8万人;进一步加大扶贫助学力度,每年至少扶持救助200名贫困大学生,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大学生、职高生都能得到资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突出四个注重就是更加注重转变和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实现五大突破就是实现生产条件大改变、生活条件大改善、社会事业大发展、社会保障水平大提高、生态环境大改观五大突破。
突出重点 提升水平
一是高起点实施连片扶贫攻坚。把扶贫攻坚和区域发展紧密结合,立足“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这一思路,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措施,着力提高贫困地区综合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全县贫困面貌、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略阳县委、县政府编制上报的243个秦巴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项目总投资580亿元,范围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这是未来十年全县扶贫开发的重点。二是下工夫扶持增收产业发展。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治本之策,综合运用扶贫贷款财政贴息、农民专业合作社财政补贴、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小额借款等扶持措施,加大产业扶持力度,重点从资金投入上扶持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项目,从协调服务上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从基础投入上扶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力争每年投放扶贫到户贴息贷款2000万元,择优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支持一批农业特色产业、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三是高质量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继续深入推进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坚持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板块打造的原则,在土地集中连片区域,高标准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项目,10年完成15个镇10条流域的治理项目,治理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全面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四是多层次提高农村发展能力。坚持把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扶贫的根本,以农村适龄劳动力为主,突出抓好扶贫“雨露计划”、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实现培训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目标。五是高标准推进陕南移民搬迁。毫不动摇地推进陕南移民搬迁工作,消除贫困群众人居隐患,从根本上改善生存环境。按照全县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到2020年,全县完成移民搬迁10352户,建设百户以上的集中安置点50个以上,集中安置率达到90%以上,特困户安置率达到10%以上。六是全方位开展社会扶贫。加强与中省市包扶单位的汇报沟通,争取更多包扶单位的项目资金扶持。通过“两联一包”“千企千村”和选派扶贫驻村工作队等扶贫形式,做好中省市机关事业单位帮扶我县贫困镇村的协调服务工作,加强与国内外各类扶贫社团组织的联系沟通,积极牵线搭桥,吸引更多的扶贫项目流向略阳,为推动全县扶贫开发上台阶、上水平。
略阳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多年来,略阳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党委总揽、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项目整合、资金捆绑、整乡推进、连片开发”的扶贫工作思路,通过大力实施扶贫开发项目,打下了较强的扶贫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前十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5.6亿元,先后启动建设扶贫重点村129个,完成扶贫移民搬迁2816户11439人,农户实施“一建三改”15376户,建立贫困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41个,启动建设整村推进扶贫移民示范村6个,实施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村118个,累计有4.35万贫困人口基本实现脱贫(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上)。经过新阶段前十年的扶贫开发,略阳县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明确目标 科学推进
按照新一轮扶贫对象识别认定和建档立卡摸底情况,略阳县初步确定扶贫重点村96个,低收入贫困户16165户,贫困人口55824人,全县扶贫工作依然任务艰巨,任重道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略阳必须紧抓扶贫攻坚政策机遇,突出
重点,精准扶贫,对症下药,科学施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略阳县扶贫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是:继续坚持一个方向,把握两个基调,抓住三个重点,突出四个注重,实现五大突破。坚持一个方向就是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不断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把握两个基调就是改革创新和担当实干。一是改革创新。立足县情实际,结合扶贫特点,继承和发扬新阶段前十年扶贫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以改革的精神不断创新,按照略阳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不折不扣地推进新十年全县扶贫开发;同时牢牢抓住并用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各项政策机遇,在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增加贫困农户收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上取得新成效。二是担当实干。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扶贫事业是穷人的事业,是破解该县三农难题的有效举措,必须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新农村建设规律、扶贫开发规律,以务实的作风、扎实的工作,敢于担当,实干苦干,力求做到扶贫对象不脱贫实干力度不减弱,人民生活不小康担当精神不减退。抓住三个重点就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增加贫困农户人均收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必须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一是改善基础条件。坚持把改善农村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放在扶贫开发工作的首要位置,结合正在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秦巴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项目,统筹安排好项目与配套资金,因地制宜地推进中省集中连片开发,力促全县农村基础条件有一个大的改善。二是扶持主导产业。把扶持产业发展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按照全县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布局,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扶持以杜仲为主的中药材,以核桃为主的干果业,以乌鸡、生猪为主的畜牧业三大优势产业,积极发展食用菌、烤烟、蔬菜、蚕桑四大区域项目,壮大龙头企业,扶持农户发展,不断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三是提高发展能力。坚持把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以农村适龄劳动力为主要对象,创新形式,突出抓好扶贫“雨露计划”招生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力争到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5万人次贫困户实用技术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4万人。到2020年,完成10万人次的实用技能培训,全面构建起县镇村三级扶贫信息服务网络,提高农村信息化扶贫水平,转移农村劳动力8万人;进一步加大扶贫助学力度,每年至少扶持救助200名贫困大学生,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大学生、职高生都能得到资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突出四个注重就是更加注重转变和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实现五大突破就是实现生产条件大改变、生活条件大改善、社会事业大发展、社会保障水平大提高、生态环境大改观五大突破。
突出重点 提升水平
一是高起点实施连片扶贫攻坚。把扶贫攻坚和区域发展紧密结合,立足“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这一思路,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措施,着力提高贫困地区综合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全县贫困面貌、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略阳县委、县政府编制上报的243个秦巴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项目总投资580亿元,范围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这是未来十年全县扶贫开发的重点。二是下工夫扶持增收产业发展。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治本之策,综合运用扶贫贷款财政贴息、农民专业合作社财政补贴、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小额借款等扶持措施,加大产业扶持力度,重点从资金投入上扶持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项目,从协调服务上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从基础投入上扶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力争每年投放扶贫到户贴息贷款2000万元,择优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支持一批农业特色产业、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三是高质量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继续深入推进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坚持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板块打造的原则,在土地集中连片区域,高标准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项目,10年完成15个镇10条流域的治理项目,治理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全面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四是多层次提高农村发展能力。坚持把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作为扶贫的根本,以农村适龄劳动力为主,突出抓好扶贫“雨露计划”、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积极培育新型农民,实现培训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目标。五是高标准推进陕南移民搬迁。毫不动摇地推进陕南移民搬迁工作,消除贫困群众人居隐患,从根本上改善生存环境。按照全县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到2020年,全县完成移民搬迁10352户,建设百户以上的集中安置点50个以上,集中安置率达到90%以上,特困户安置率达到10%以上。六是全方位开展社会扶贫。加强与中省市包扶单位的汇报沟通,争取更多包扶单位的项目资金扶持。通过“两联一包”“千企千村”和选派扶贫驻村工作队等扶贫形式,做好中省市机关事业单位帮扶我县贫困镇村的协调服务工作,加强与国内外各类扶贫社团组织的联系沟通,积极牵线搭桥,吸引更多的扶贫项目流向略阳,为推动全县扶贫开发上台阶、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