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10大最强致富商机大盘点
1、农业补贴——还会继续增加
国家这些年中央重视农业补贴,我们去年的农民直接补贴已经达到了1600多亿元。欧美国家是40%,我们的直接补贴占到农民的收入只有3%左右。无论按照我们的国情、政策还有WTO的要求,我们都有很大的补贴空间。2、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
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3、种子法修订——划清责任
全国人大委员刘振伟介绍,我们现在准备把建立现代种业制度通过修改种子法确定下来。重点有三个方面:一、完善育种创新体系。二、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责任,该政府管的政府管起来,该交给市场的市场自己做。三、加大对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力度,支护产权保护等要有一些新的制度,要逐步与国际接轨。4、电子商务——参与农产品物流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农产品的物流问题,生产资料的物流问题,成本高,中间环节的获利多,生产者没有得到多少好处,消费者又付出了较高的价格,这个问题确实需要解决。
关于发展配送,韩长赋表示,政策上欢迎各方面的社会生产经营主体参加,无论是坐商还是电商都欢迎。现在也有一些电子商务,包括一些很大的电商都参加要搞农产品物流,只要是能给农业带来好处,给农民带来好处,这个主体政策上都是支持的。5、“谁来种地”——出路在产业化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不少农村出现务农劳动力老龄化和农业兼业化、副业化现象。破解这个难题,一个重要出路就是农业产业化。
我们深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必须保障农民的财产性权利,必须让农民尝到改革的甜头,收获改革的红利。6、养猪户亏损——养殖结构必须改
全国人大代表高亚飞建议:政府应加大对我国地方猪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制定科学的养猪业准入门槛、标准和规模,要有科学的环保,先进设备和信息化工具的参数;加强对生猪市场的双向宏观调控,把生猪纳入“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制度中去。破解养殖业融资的瓶颈,允许养殖的标准化场房,现代化设备、存栏种猪和商品猪等资产并结合保险和保单;完善生猪生产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生猪期货市场,建立健全生猪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监管,加大无害处处理的补贴力度和速度,确保“舌尖上的安全”。7、禽流感改名——挽救家禽养殖业
“不能让呆在鸡圈里安分守己的鸡背黑锅,也不能让老老实实的养殖户感觉不公平”,对于家禽业遇冷的现状,全国人大代表赵皖平和韩军不约而同建议,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改名为“H7N9流感”,以拯救家禽业养殖,建议为家禽业正名,强烈要求将禽流感的“禽”字去掉。8、转基因食品——可以放心食用?
农业部副部长牛盾:我们也进口了一些转基因农产品,代表品种是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大豆去年我国总计进口了6000多万吨,主要进口来源地是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
当转基因农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时候,我们要让广大的消费者有知情权,选择权。9、土地流转——不能搞“大跃进”
韩长赋表示,所谓有序流转就是依法、自愿、有偿,这其中最主要的是要保障农民的权益。因为地是农民的,是承包农户的,流转不流转,什么价格流转,流转多少时间应该由农民说了算,流转的主体是农民,不是干部,这一点是必须明确的。10、粮食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
2013年,我国粮食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十年增产,但是,连续十年增产的同时,是政策的边际效应逐渐递减,是农业的比较效益仍旧偏低,是资源对粮食生产的制约日益凸显,是谷物进口数量的逐年递增。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要让饭碗里盛的主要是中国粮,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国家这些年中央重视农业补贴,我们去年的农民直接补贴已经达到了1600多亿元。欧美国家是40%,我们的直接补贴占到农民的收入只有3%左右。无论按照我们的国情、政策还有WTO的要求,我们都有很大的补贴空间。2、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
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3、种子法修订——划清责任
全国人大委员刘振伟介绍,我们现在准备把建立现代种业制度通过修改种子法确定下来。重点有三个方面:一、完善育种创新体系。二、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责任,该政府管的政府管起来,该交给市场的市场自己做。三、加大对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力度,支护产权保护等要有一些新的制度,要逐步与国际接轨。4、电子商务——参与农产品物流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农产品的物流问题,生产资料的物流问题,成本高,中间环节的获利多,生产者没有得到多少好处,消费者又付出了较高的价格,这个问题确实需要解决。
关于发展配送,韩长赋表示,政策上欢迎各方面的社会生产经营主体参加,无论是坐商还是电商都欢迎。现在也有一些电子商务,包括一些很大的电商都参加要搞农产品物流,只要是能给农业带来好处,给农民带来好处,这个主体政策上都是支持的。5、“谁来种地”——出路在产业化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不少农村出现务农劳动力老龄化和农业兼业化、副业化现象。破解这个难题,一个重要出路就是农业产业化。
我们深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必须保障农民的财产性权利,必须让农民尝到改革的甜头,收获改革的红利。6、养猪户亏损——养殖结构必须改
全国人大代表高亚飞建议:政府应加大对我国地方猪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制定科学的养猪业准入门槛、标准和规模,要有科学的环保,先进设备和信息化工具的参数;加强对生猪市场的双向宏观调控,把生猪纳入“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制度中去。破解养殖业融资的瓶颈,允许养殖的标准化场房,现代化设备、存栏种猪和商品猪等资产并结合保险和保单;完善生猪生产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生猪期货市场,建立健全生猪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监管,加大无害处处理的补贴力度和速度,确保“舌尖上的安全”。7、禽流感改名——挽救家禽养殖业
“不能让呆在鸡圈里安分守己的鸡背黑锅,也不能让老老实实的养殖户感觉不公平”,对于家禽业遇冷的现状,全国人大代表赵皖平和韩军不约而同建议,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改名为“H7N9流感”,以拯救家禽业养殖,建议为家禽业正名,强烈要求将禽流感的“禽”字去掉。8、转基因食品——可以放心食用?
农业部副部长牛盾:我们也进口了一些转基因农产品,代表品种是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大豆去年我国总计进口了6000多万吨,主要进口来源地是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
当转基因农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时候,我们要让广大的消费者有知情权,选择权。9、土地流转——不能搞“大跃进”
韩长赋表示,所谓有序流转就是依法、自愿、有偿,这其中最主要的是要保障农民的权益。因为地是农民的,是承包农户的,流转不流转,什么价格流转,流转多少时间应该由农民说了算,流转的主体是农民,不是干部,这一点是必须明确的。10、粮食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
2013年,我国粮食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十年增产,但是,连续十年增产的同时,是政策的边际效应逐渐递减,是农业的比较效益仍旧偏低,是资源对粮食生产的制约日益凸显,是谷物进口数量的逐年递增。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要让饭碗里盛的主要是中国粮,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