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陕北结婚礼俗
绥德 曹维豇

   在陕北农村办喜事一般为三天。第一天,亲朋好友前来贺喜或帮忙,称“聚客”。由聘请的总管莅位主持,安排相伙(村里或来客中的亲友)干帮厨、待客等杂务。当晚吹手动乐,喜事开始。次日早饭后迎亲队伍准备出发。
    迎亲队伍一般由七人组成,其中有一至三名迎人妇女(或婶娘、或嫂子),俗称迎人婆姨。迎亲队伍中必须有一名懂礼节及能说会道的领头人,若遇女方出难题,能善于应付,巧于化解。出发前要准备携带新娘的衣服被褥、首饰银器、大馍(10个)、猪肉(1块)、离母糕(2卷)、清油(半瓶)、筷子、白面(1小包),揣怀钱、坠箱钱以及未料想到的小红包之类。一切齐备,鸣炮三声出发,吹鼓手在前奏乐,迎人婆姨居中,其余人畜随后(过去迎新女人一般骑驴)。若逢庙宇、村庄须鸣号吹乐而过;过河、过崾崄也得吹长号(俗称“张号”)。现在气势更是壮观,迎新队伍必须有八辆小车一溜排开,摄像录像的前后小跑,有的更是恢复传统习俗,男骑高头马女坐四抬轿,还由秧歌队伍伴舞,甚是红火。
    女家也按协议准备,办嫁妆,备酒饭,约亲朋,组织送人队伍(一般由8人组成,其中有2名妇女陪送,俗称“送人婆姨”)。“迎人的”一到,女家设一桌案,摆上烟酒,饭后,女方家总管向迎亲领头人交代陪嫁之物,添坠箱钱、揣怀钱、油、面、筷子等各加一倍退回。一切就绪,准备起程。新娘上车或上轿,长号一物,吹手先行。迎送队伍以迎人婆姨为先,新娘居中,送人婆姨在后,有序而行。此时,唢呐声声,鼓乐阵阵,摇摇摆摆、浩浩荡荡出村。
    迎送队伍进门后,分设专房招待,新娘由新郎引着,两人踩着红毡走向洞房。在此之前,吹手须进去张号,叫“冲帐”。接着上头,由姐(夫)或姑(夫)主持,让新人背靠背坐于水桶上,将二人头发拢在一起,边梳边唱:一木梳青丝云遮月,二木梳两人喜结缘……随即,将红枣,核桃从新人头部倒下,夫妻二人争抢捡入自己衣兜。接着,主持人还要将新娘盘头,意为结发夫妻能白头到老。院内大摆八碗宴请宾客。晚上,朋友们、姐夫、姑夫、老姑夫等还要闹洞房。客人出节目,新人表演,令观者捧腹大笑。闹房毕,婆母由窗口向里撂儿女馍,盼望早日抱孙子。此晚洞房灯光应彻夜不熄。
    第二天清晨,小两口要吃儿女扁食,饭后举行“拜人”仪式和“亮箱”仪式。是日,男家发客,新娘回门,新郎带认亲礼品同去。翌日,小两口又由岳父母送回,谓之“送回门”。八日后,新娘需到娘家住七天再归,曰“对七对八”。
    至此,婚事完毕。女子就成了男子的家人,从此开始全新的生活。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