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甲娃
安康 李永明
   甲娃是我们村子里一位本分平凡的农民,他不善言谈,举止拘谨,但干活做事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村子里的红白喜事都离不开他,他办事公道诚实守信,任何有求于他的事都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对待,每次总能把事情办的稳稳妥妥,光光堂堂。他以卖炕炕馍和蒸面为谋生手段,一干就是三十余年,悠然自得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
    甲娃初中毕业后,怀揣梦想跟村子里的几位后生到南方打工,他文化浅不善交流,所干的工作是以担灰、运砖、挖基坑等体力活为主,南方的气候他适应不了,不到一年便回到了家乡。他的一位长兄在村子里的小学当校长,闲谝时建议他到学校附近卖炕炕馍。因为学校娃们多,早上和中午要吃饭,附近食堂价格较贵娃们吃不消,如果有物美价廉的炕炕馍会很受欢迎的。他沿路考察一番后说干就干,在学校附近租赁了两间平房垒灶买炭干起来。他所用的食材都是自家产的麦子、菜子油和芝麻,他打出的炕炕馍分量足,芝麻粒饱满,颜色澄黄,软硬薄厚匀称,吃起来筋道耐嚼,很受学生和附近居民的青睐。
    时间长了,甲娃又增加了菜夹馍和肉夹馍,生意越做越红火,村子里的红白喜事都用他的馍,每天买炕炕馍的人排成长队供不应求。妻子和大儿子都是他的好帮手,和睦共济做生意,时间干长了大儿子有些吃不消,觉得打馍琐碎单调忙畅人,想到外面世界去闯一闯,他给足本钱让儿子去闯世界,临走时他对儿子说:“好好干,如果干不下去了就回来打咱的炕炕馍。”后来,大儿子外出三年高不成低不就,就灰溜溜的回来继续干他的老营生。
    在陕南一带蒸面是一道美食,老幼皆爱。在城区的大街小巷蒸面摊子比比皆是,吃蒸面的人还是很多,蒸面生意多年兴盛不衰,已成为陕南人唇齿间的美味珍馐。甲娃进城考察后决定改卖蒸面,大儿子和面、蒸面,妻子抓面收钱,他挨家挨户送面,生意很火爆,特别在龙口夺食的农忙季节,他家的蒸面最走俏,农村人在三夏大忙季节互相请工,好酒好饭招待,为了赶时间图方便,上村下邻的人都去买甲娃的蒸面招待帮忙的,实惠又方便,只不过得提前预订。
    辛苦多年后,方圆几十里的人都知道甲娃炕炕馍打得好,蒸面正宗地道,为人正派厚道,留下很好的口碑。他发家致富后不显山不露水,盖了四间六层楼房,装修彰显时尚典雅,清一色的红木家具,在村子里鹤立鸡群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如今已到知天命年龄,蒸面摊子基本靠儿子和儿媳打理,他和老伴就在村里打打小牌喝喝小酒,每年外出旅游一圈,日子过得很滋润。他艰苦创业,做小本生意走上致富路的事感染着村民,不少外出打工的后生回来后拜他为师,他无私奉献手艺,并鼓励年轻人:要吃苦耐劳,不眼高手低,靠勤劳双手每个人都有饭吃,路在每个人的脚下,好日子好生活总会有的。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