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乾县现代农业初显端倪
本报讯(记者 刘成 通讯员 张高峰 张庶凡)近年来,乾县大力发展双矮苹果提升果业发展现代化水平,以四大园区为龙头带动畜牧业规模化发展,支持无公害蔬菜种植让农民增收致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
乾县把双矮苹果生产作为群众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目前,全县双矮苹果面积已达到2.2万亩。乾县计划用5~8年时间,北部以海升、富林、福林3个千亩高标准苹果产业示范园建设为重点,不断扩大双矮苹果栽植面积,双矮苹果发展到4.5万亩;南中部坚持错位发展的原则,以10万亩早中熟苹果基地和10万亩现代果业绿色长廊建设为依托,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早中熟苹果,在全县形成品种搭配适度、分布相对集中的果品生产格局。现在全县果树面积发展到52万亩,年产果品56万吨,女皇富士、乾州富硒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乾县双矮苹果荣获“杨凌农高会后稷金像奖”。
乾县在畜牧业发展方面,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目标,狠抓万头高产奶牛、万只奶山羊、千头生猪等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突出牛、羊养殖,抓好煜丰牧业、金御宫牧业、杨森牧业、恒青农业等养殖基地建设,鼓励引导北部群众大力发展奶山羊养殖,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畜牧大县。全县共建成生猪规模养殖场98个,建成奶牛养殖小区(场)31个,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3个。全县大家畜存栏7.8万头,生猪存栏35万头,羊存栏达到3.5万只,笼养鸡存栏70万只,畜牧业总产值达13亿元。全县畜牧养殖业初步形成了乾兴路沿线的养猪带、乾普路沿线的奶牛养殖带、乾扶路沿线的养鸡带和北部地区肉牛、肉羊养殖带等四大产业带。
特别是设施蔬菜,是乾县的又一个特色产业。近年来,乾县引进了山东寿光蔬菜栽培技术,建成鲁源阳光蔬菜2000亩、三辉无公害设施蔬菜1000亩,全县设施蔬菜面积达到5000亩。特别是灵源镇鲁源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园区,投入技术和资金,通过“公司+村委会+农户”的经营模式,集中连片流转土地建设设施蔬菜标准化示范园2000亩。建成阳光大棚82个(每棚占地6亩),育苗棚6个,单棚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平均亩收入4万元左右。辐射带动周边阳洪、大杨、城关、漠西等镇(社区)1000户发展阳光大棚蔬菜生产,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全县蔬菜产业升级增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乾县把双矮苹果生产作为群众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目前,全县双矮苹果面积已达到2.2万亩。乾县计划用5~8年时间,北部以海升、富林、福林3个千亩高标准苹果产业示范园建设为重点,不断扩大双矮苹果栽植面积,双矮苹果发展到4.5万亩;南中部坚持错位发展的原则,以10万亩早中熟苹果基地和10万亩现代果业绿色长廊建设为依托,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早中熟苹果,在全县形成品种搭配适度、分布相对集中的果品生产格局。现在全县果树面积发展到52万亩,年产果品56万吨,女皇富士、乾州富硒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乾县双矮苹果荣获“杨凌农高会后稷金像奖”。
乾县在畜牧业发展方面,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目标,狠抓万头高产奶牛、万只奶山羊、千头生猪等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突出牛、羊养殖,抓好煜丰牧业、金御宫牧业、杨森牧业、恒青农业等养殖基地建设,鼓励引导北部群众大力发展奶山羊养殖,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畜牧大县。全县共建成生猪规模养殖场98个,建成奶牛养殖小区(场)31个,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3个。全县大家畜存栏7.8万头,生猪存栏35万头,羊存栏达到3.5万只,笼养鸡存栏70万只,畜牧业总产值达13亿元。全县畜牧养殖业初步形成了乾兴路沿线的养猪带、乾普路沿线的奶牛养殖带、乾扶路沿线的养鸡带和北部地区肉牛、肉羊养殖带等四大产业带。
特别是设施蔬菜,是乾县的又一个特色产业。近年来,乾县引进了山东寿光蔬菜栽培技术,建成鲁源阳光蔬菜2000亩、三辉无公害设施蔬菜1000亩,全县设施蔬菜面积达到5000亩。特别是灵源镇鲁源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园区,投入技术和资金,通过“公司+村委会+农户”的经营模式,集中连片流转土地建设设施蔬菜标准化示范园2000亩。建成阳光大棚82个(每棚占地6亩),育苗棚6个,单棚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平均亩收入4万元左右。辐射带动周边阳洪、大杨、城关、漠西等镇(社区)1000户发展阳光大棚蔬菜生产,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全县蔬菜产业升级增效,增加了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