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小丑“张牙舞爪”耍得欢










“快闪开、打开场子让开路”,春节到,耍热闹,在大荔县羌白镇的阿寿村,每年都要耍一场“中国一绝——跑骡车”,在社火的前边,但见小丑骑着毛驴,“横冲直撞”在前边开道,随后,浩浩荡荡的骡车飞快地在人们面前跑过,引得一阵阵呼叫声。在各个场合的耍热闹活动中,总少不了小丑们活蹦乱跳。
每到春节、十五等重大传统节日,大荔县农村的不少村子群众都会自发地、兴致勃勃地耍起社火,欢欢喜喜欢度节日,而在热闹的社火队伍里,小丑“张牙舞爪”耍得欢,最为显眼的就数这些装扮成小丑模样,歪嘴斜眼的“疯老娘”、怪模怪样的“瓜女子”。这些造型丑得可爱,怪得自然,帽歪衣斜,傻乎乎,他们一露脸,个个丑行毕露、张牙舞爪,舞步生风,威风耍尽。
俗话说:无丑不成戏,社火也不例外,称为“丑社火”。这些滑稽可笑、引人捧腹的丑角人物,他们外丑内美,独具风格,来头颇大。相传,唐玄宗李隆基在“梨园”戏班非常喜欢扮演丑角,因他是一国之君,丑角便成了旧戏班中的“特权阶层”,唯有唱丑角的演员才算老一,凡事总要走在前、抢在先,因为尊“丑”就是尊皇帝。后来,习俗变得愈发丰满可爱起来,在赶庙会、闹社火时,丑角逐渐成为主流人物,自然而然地走在队伍的最前列,皇威浩大,如同皇帝一般接受人们的“检阅”。
在大荔县农村,一些妇女们常常争着扮演丑角,就连70多岁的两位老太太抽着烟,背上个布娃娃,拄上拐杖,装模作样在村子跟上社火队伍转上几圈,问起为啥,才知道,老人们年龄一到73岁或者84岁,在农村人们讲究“过门槛”,老人们都喜欢装个小丑、穿个花花衣服再紧个“红裤带”,据传说“辟邪冲喜过门槛”。更厉害的是一些小伙子,坐上“单干桥”“踩上高跷”,疯狂地在社火队伍“张牙舞爪”,引得路人纷纷驻足,把个社火搞得热热闹闹。现如今,在农村,不管是年轻的媳妇还是年迈的老人,都爱争着装扮成丑媳妇、丑老婆,逗群众喜笑颜开,足足过把热闹瘾,丑角表演已经平民化了,其寓意更多是讽刺那些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人。在冯村镇的社火表演中,几位年轻的妇女把她们打扮成丑老婆尽情表演,问其为何,只是一句话,过年过节哩,热热闹闹,咱这要比国外的狂欢节美得多,用农民的话来说,就是图个吉利,越丑越怪,跳得越欢,这预示来年一定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